沙8|跑过沙8,发现美---浙大沙8感悟

2019-07-29     亚沙赛媒体平台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风吹起了从前,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吴青峰《起风了》

前言

自2014年开始,我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所以混迹于各类跑团,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浙江戈友会,每次参加西湖戈友接力挑战赛,都能感受到戈友间有种特殊的战友情,深切体现着“走过茫茫戈壁,都是兄弟姐妹”的真谛。自此,使我对于戈壁挑战赛有些向往。2018年初,考入浙大MBA时,有人建议去参加亚沙赛,当时我回绝了,主要是因为对这赛事不了解。直到有一天,大明杰的征召令来了,想着既然在浙大,总得为浙大代表队做点贡献,所以听从了厚朴营兄弟建议:先亚沙后戈壁。

从2018年10月加入沙8训练的微信群开始,坚持打卡,参加了二选,直到2019年4月中旬得知,终于可以代表浙大出发了。

出征

4月27日,出征的日子。凌晨3点半,沙友前辈铁马、DK和边叔叔,一路送我去机场,在机场,见到了其他更多的沙友:大明杰、秋香女神、查师兄等等,我们24位队员明白,这是沙友们给我们的最好礼遇,希望我们不辜负,超越自己,顺利完成沙八,拿回“沙鸥”。

6点30分,飞机直飞银川,落地后,明显感觉空气的干燥,一早吃进去的小面包,早已在三个多小时的航程中消化殆尽,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准备去买点吃的,突然沙八一姐和盈盈同学直接跳出来,要去机场KFC帮大家买汉堡,正中下怀,感激不已。

稍微等待后,登上组委会的大巴车,直奔阿拉善,车程2.5小时,一路看过去,除了一些明显内蒙符号的建筑外,沿途是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山,这些山就是北方空气干燥的主要原因之一。

苍天般的阿拉善,放空你的心灵。一行人抵达阿拉善大酒店已是下午2点,没有开始放空心灵,倒先是放空了胃。肚子又饿了。

欢迎晚宴,见到了好多友校的队伍,各队的参赛口号振聋发聩,沙8近在眼前。

赛程

4月28日早上5点30分起床,再次检查好装备,早餐,大厅集合,出发。

大巴发车后30分钟,手机就彻底没有信号了,终于可以摆脱手机了,哈哈,期待接下来的比赛。

“浙大沙8,平沙万里!加油!加油!加油!”,我们浙大的口号平凡,朴实,但在点将台上的气势如虹。

我们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刚踏入沙漠的2公里,有些不适应,心律上来较快,这都是因为没有参加清明沙滩拉练留下的遗憾,所以放缓节奏500米,平复下。因为我的任务是带着裘老师一起完赛,所以整体还是徒步为主。只是偶尔要看下路线。相对来说比较佛系。小委和庆涛,实力都不俗,一直在我们前面。在过了CP1点500米左右的时候,我上了个厕所,结果小步快跑追了500米,一直没有发现裘老师,紧张,先用对讲机呼叫,没回应,然后跑到沙脊线呼叫,边走边看,每个沙峰都会多停留10分钟,这样步行到了CP2,也还没有发现,然后继续小步快走,在穿越一个沙地荆棘地带时,听到对讲机回应“我是裘婷,我刚已过CP3”,哇,猛地一惊,赶紧加快脚步跑起来,等赶到CP3,知道裘老师在我前面1.5公里左右位置,但前面有2条路,暂不清楚她在哪条,在CP3简单补水后,继续向前跑,路上看到了庆涛,于是停下来,一起步行,直到CP4,抓起2块西瓜,继续赶路,在离第一天终点2.5公里的位置,看到了奇荣和丽芳,奇荣真是个好小伙,上坡时拉着丽芳,或者帮她抬着背包,互助精神的最佳体现。为了追上裘老师,我先赶上去,直到终点,才追上了裘老师。

第一天比赛,整体下来,除了“丢了”裘老师,其余基本还可以,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沙地,可以跑起来。赛程时,经常可以看到有三条路线:一条是很靠近引导旗帜,所以走得都是沙脊,起伏最大,爬坡最累;一条是沿着引导旗下面的沙谷走的,也有起伏,难度适中;一条是沿着更远处沙丘的切线,虽然路程延长了,但可以跑起来,如果一直能坚持跑的话,这条路在速度上是最快的。诚如漫漫人生路,也有好多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而且人生从来不能回头,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即使道路并不平坦,也要坚定你当初的选择,提高效率,活出精彩。

4月29日,凌晨5点起床,整理帐篷。

早餐是稀饭汤,榨菜和小面包。简单热身后,出发拱门处排队。7点准时出发。

第二天是32公里,距离比第一天还长,所以大家前半程都按照队长指示压着速度前行。

裘老师是参加过沙7的,所以她很清楚自己的比赛节奏,跟着队员后面踩着脚印,一步一步踩得比较踏实,然后在下坡加快些速度,第二天,裘老师、庆涛和我一路一起。每个CP点补水,路段上盐丸和能量胶交替补给,感觉第二天的赛程整体下来比第一天还顺利,路程虽长,但坡度还可以,好像没有遇到什么大的上坡,所以,我当时认为第二天我们A队的成绩应该比第一天还好。

第二天的赛程是本次比赛中最长的,所以一路可以看到很多友校队友间的帮扶,以及可以听到一些对讲机里歇斯底里的激励口号。这让我想起人生路,虽然也会有很多鼓励或者是支持协助,但更多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所以也更加明白赛前那句忠告:沙8赛场,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

4月30日,气温比前一天更低,凌晨3点多就被冻醒了,为了体能,还是躺着闭目养神一小时,4点半起床,整理帐篷,收拾,7点出发。

最后一天,所有队员都是铆足了劲,所以出发时明显整个队伍行进速度有很大提升,即使刚开始就有几个连续的坡。所以,旁边对讲机里传递来的声音,更多的是:“快,跑起来!”、“旁边那条路,比较平缓些,可以跑,后面的人从那边走!”。裘老师、小委、庆涛和我,基本就在一起走,路上还遇到了奇荣和丽芳。最后赛段,裘老师、小委、丽芳和我,四人还携手一起冲刺。

最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我们AB队一起在终点等待赛程三天里一直为我们服务的C队小伙伴,拥抱、热泪,浙大代表队也如愿获得了团队赛事最高荣誉沙鸥奖。

5月1日,凌晨抵达萧山机场,沙友们准备好了鲜花、照片迎接我们,亚沙文化传承一如既往,感谢!

体会

赵老师说,走进沙漠时,感受到渺小,因为对于茫茫沙漠,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该如何征服?走出沙漠时,感受到伟大,3天70公里,我们没有屈服,我们完成了挑战,每个人都是最棒的!诚然,对于那些体力透支已达极限,还在不断挑战的队员,他们已不是在用身体在行走,而是在用自身的意志力。那股子劲儿在茫茫大漠间显得尤为耀眼,这是渺小的人类在无情的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力量,那种前进的意志力、向上的生命力,穿越几百万年,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记得沙8一姐说过的“把骄傲留心里,把遗憾留沙漠。”他们责任在肩,使命使然,让人尊敬。但对于我,没有骄傲,所以只是把遗憾留在沙漠了。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在沙漠奔跑一次,放飞自我的奔跑!

记得谢院长在沙8誓师大会上提到梁漱溟的话“人的一生一直在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从而实现的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就是这三种关系均衡之愿景。最终目的是达己。亚沙赛的长距离徒步中,让我能更多的与自己对话,让我有机会与一群努力奋进、永不言弃的勇者同行;让我有勇气面对残酷的自然、挑战身体的极限、认清真实的自我,在坚持到底之后,见识到自己的初心,也算是达己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认识到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没有不劳而获,无论做什么,都得一直努力,一直前行,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尽管亚沙赛已完成,但是对自我的挑战和突破还在继续!

沙8结束了,但那些大漠风景、欢笑时刻以及赛程中队友们奋力拼搏的场景一直历历在目。感谢糖糖队长、佳好佳组合、荣芳组合、晓凯组合、裘老师、沙8一姐、三疯哥、德哥、汉哥、跑得最快的邦伟、史上最强摄影师老赵和蒋老师,在终点等我们的各位C队小伙伴,以及在机场接送我们的各位沙师兄和沙师姐们,谢谢各位,让我经历一次大漠的洗礼。

亚沙一次,沙友一生。

浙大 周亚科

2019年5月10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eAnQWwB8g2yegND_V5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