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出面否认双十一数据造假 还建议国家双11放半天假

2019-11-14   时光缪斯

hello,大家好,我是你的缪斯女神

双十一刚过

你都剁了多少呢?

是不是为了

400-50、200-20

各种满打满算的

进行买买买呢?

下订单毫不犹豫的我

(也是你们)

对着余额和下个月的花呗

留下了懊悔的泪水!

过节一时爽!

节后火葬场!

首先我们来说下,今年双十一的“疯狂”:

每秒54.4万,2019天猫"双11"订单峰值创下新纪录,是2009年第一次双11的1360倍。

在数据狂欢的背后,有人质疑"天猫数据造假",直呼"马云真的是大骗子"。

数据资料

5200万元到2684亿元

11年"双11"展现旺盛内需同时渐显"买全球"态势

从最初的5200万元,到后来的9.36亿元、191亿元……1682亿元、2135亿元,再到今年的2684亿元,11年来,阿里"双11"成交额见证了持续旺盛的内需信号。

质疑数据的真实性

从11月12日开始,网上一条发于4月份的微博被广为转发。

有网友称,天猫2684亿元这个数据是"造假"的。

质疑的观点称,双十一自发起到现在积累了10年数据,但每一年的数据拟合度均超过99.94%,几乎完美分布在三次回归曲线上,销售额与年份的增长趋势仿佛按预期设定的线性公式发展,是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该观点由此判断,历年双十一的销售数据存在造假,并且从一开始就在造假,甚至直呼"马云是个大骗子"。

那为何网友能精准预测到天猫的数据?

对此,认证消息为"原阿里集团安全研究实验室总监"的微博用户"安全_云舒",对此表示:

这是缺乏基本的技术分析能力。阿里控住交易额很容易,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最活跃的商品,然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这些商品投送,就能达到一个类似的预设目标,保持每年增长率,根本没必要伪造数据或者刷单。

网友热议

知乎上也在热议这个问题,有用户分析称,双十一这个指标,如果想达到某个预期值,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平台有很多工具可以完成,首先是各部门各业务的指标预估,根据预估值,制定整体补贴策略,如果有意外,晚上十点发现可能达不到,再发一波福利,发多少红包刚好能达到指标,都是可以拟算出来的。

这个完美拟合刚好是说明了阿里巴巴极其强大的运营能力,说明红包几乎发得刚刚好,成本控制得很好,怎么可能是造假

同时,有网友认为,数据造假可能性不大,但销售额数据拟合确实存在,他推测阿里通过预测群体喜好控制流量推送来控制销售额,实际销售额跟目标越接近,说明模型越成功。

还有网友称,很多参与讨论的所谓大V的生活环境里造假是常态化或默认的,以己推人而已。“作为一个电商从业者,盘子越大,预测准确度越高”。

也有网友表示怀疑,在京东和拼多多加入战团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如此准确的线性增长值得怀疑。

有网友称很多合作的品牌有刷单指标,“数据肯定造假”。

天猫公关火速跟进

对此,天猫双11发言人回应称,

"按照网友的逻辑,符合统计趋势的就是假的。那么,世界经济总量也是能被预测的,经济发展也是假的吗?自己YY下满足自嗨就算了,由此得出天猫双11数据造假,就是造谣了哦,要负法律责任的!"

天猫公关总监朋友圈截图

再次回应称"侮辱大家智商"

12日晚间,天猫再度发文回应称,"今早到现在,这则精心图文化设计的'预测'开始被刻意传播"、"已就这则谣言启动司法流程,希望再没有这样侮辱大家智商的'智商测试'。"

马云不仅否认数据造假

在最近的浙商大会上,马云否认双11数据造假。

马云说:“双11的数字其实并不关键,关键是数字背后真正的力量。”

2684亿,成为中国电商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技术的力量,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力量,商家求变的力量,这些创新力量才是双11数字背后的真正“内核”,马云用双11的数字给予了现场企业家更多信心。

“前天双11的数字是超过预期的,超过了大家对今天,本来经济形势的预判。华尔街曾经预测,双11大概会增长20%左右,主要认为中国的消费不振,中国经济在衰退。但是我们的数据实际上增长了25.7%。”

马云出席浙商大会

“双11不是阿里的成功,是中国内需的成功”马云表示,今天中国的内需给我们很大信心,而这一切还刚刚启动。

马云还回应了天猫双11数据造假的传闻,称在互联网时代,每一分钱都极其准确!同时他的一个建议也引起了全场的掌声:“我们希望未来双11,国家可以放半天假。

马云给了这样的建议,这样大家就能熬夜买买买,不耽误上班了。不得不说,马云真的是位商业才子,一直在为阿里做长远的打算。

缪斯有话说

缪斯觉得,双十一当天的数据应该并不假,但是双十一当天不能退单,要到12日0点后方可退单,这样数据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错误。

双十一成功带动的不仅是带动了整个电商行业、物流行业、制造业、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带动了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

不过大家还是不要为了凑满400-50、200-20的购物津贴而盲目消费,毕竟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了,尤其是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