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这种武器在我国一直处在一个非常超然的位置,自古就有剑为器中君子,为王者之兵的说法。但是其实剑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大,论挥砍它的威力和坚固性比不上长刀,论刺它的长度又不及戈戟,就只有一个灵活能够拿得出手,而这又恰好是战场上最不需要的一点。
所以我国虽说自古以来就有剑这种兵器,但是真正会用剑的大多都是所谓的武林人士,或者是军中的统帅。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剑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如今若是有剑出土,那么大多都是有身份人的佩剑,主人是无名之辈的可能并不大。
但哪怕如此,剑这种武器出土的也并不多,毕竟对于武林人士或者统帅来说也不是一定要佩剑。就以唐朝来说,当时有身份的武将大多都是使用马朔,剑这种兵器用的很少,虽说也会有配备,但大多都不常用,自然也不会用其陪葬。
我国铸剑的高峰期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段时期虽说因为选择材料的局限性,而导致了当时想要出现真正的好剑有些困难,但是若是单以铸造工业来说的话几乎可以称为历史之最,比如说越王勾践剑就是现在都仿制不出来的。
不过哪怕当时是铸剑的高峰期,但是如今出土的古剑也不多。毕竟当时的选材大多都是青铜器,而这种材料若是没有经过特殊加工的话是非常容易腐蚀的,许多的古剑都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
再加上我国一直将剑处在了一超然的位置,所以这类兵器也是盗墓贼最喜欢的古物,自然没有视而不见的道理。这些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古剑出土的特别的少,不过也正因如此几乎每一件出土的青铜剑都是无价之宝,就比如说在湖北战国墓葬群出土的两柄楚剑。
说起战国时期的铸剑术,所有人都会推举越国。但是其实在楚灭越后,越国的铸剑师便被楚国带了回去,所以在此之后楚国的铸剑术也是有过一段时间的高峰的,而这两柄楚剑就是在当时形成的。
因为这座墓葬是一座水墓,所以虽说有着无数的盗洞,其中一条盗洞更是有着九米的深度,已经无限的接近墓葬了。但最后盗墓贼还是因为墓中的积水而放弃了,也正是因为这座墓葬为水墓,所以其中两柄古剑也保存的非常完好,甚至就连铜绿都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