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葬了一位皇帝,却陪葬了四十七位妃子,专家进入后:快闭门

2019-08-03     小妹学历史

修建是陵寝差不多是每个皇帝登基后的大事,一般在生前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为自己选一块风水宝地不但能够福荫子孙,更是让自己能够死得“安稳”。自古帝王多“陪葬”,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皇帝,他的墓葬陪葬了四十七位妃子,当考古专家进入后,急称:快闭门!这是什么原因呢?

皇帝死后除了安葬于自己选择的陵寝内之外,还要有自己喜爱的后妃作为陪葬。到了清朝时期虽然没有了殉葬一说,但大多数皇帝喜爱的妃嫔都会被陪葬于帝王之侧,并以此作为家族的殊荣。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清朝千古一帝的墓葬,他就是康熙大帝。

康熙在位61年,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他统治期间诛鳌拜、平三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等诸多卓越的政绩。这位文治武功集于一身的千古一帝,在位十五年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准备陵寝,耗时五年建成“景陵”。

康熙皇帝与其他皇帝有所不同的是,在建成陵寝后并没有关闭地宫门,而是把先世于自己的皇后葬入其中,在康熙之前去世的三位皇后都陆续葬入他的陵寝,并在康熙死后又葬入了一位皇后,也就是雍正皇帝的母亲。

《钦定大清会典》中记载:景陵的地宫中除了康熙之外,还有“仁孝皇后合葬,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皇后祔葬,敬敏皇贵妃从葬”。

而这只是地宫之内陪葬的几位皇后、皇贵妃,在地宫之外、景陵之中陪葬的妃子更有四十七位之多,在景陵内呈半圆状陪葬其中。

我们都知道康熙是一个“高产”皇帝,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九子夺嫡”的政变。“高产”就意味着康熙的妃嫔众多,据史料上有明确记载的、康熙后宫被他宠幸的妃嫔人数大概有66位,如此庞大的后宫成就了“高产”的康熙大帝,更让他死后有了众多妃嫔的“陪伴”。

康熙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皇帝,他对皇后赫舍里氏有着极深的感情,因而在死后享有与他合葬的殊荣。

根据《康熙起居注册》的记载,除非朝中有重要祭祀或大事,康熙皇帝在孝诚仁皇后忌辰时会亲自去祭奠孝诚仁皇后,如此持续了二十五年之久,足见康熙对结发之妻的喜爱和思念。由于康熙皇帝对皇后感情深厚之故,康熙还立嫡皇后所生两岁嫡次子胤礽为皇太子。

对嫡皇后如此情深,对其他妃嫔也是有感情,即使感情没那么深,也会因为妃嫔背后娘家的势力,拉拢与臣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被允许葬于自己的陵寝之中。

就这样在康熙的景陵之中,先后陪葬了四十七位妃子在其身侧,这位康熙大帝在死后也能有众多美女妃嫔的陪伴,想必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然而,1945年清东陵附近的土匪开始了盗掘文物的狂潮,景陵未能幸免而成为盗墓者的主要目标。大概聚集了三百多个盗墓者,打开地宫盗走了里面陪葬的珍宝,可怜的康熙大帝与四后、一皇贵妃的骸骨被盗墓者弄得散落一地。

而景陵的地宫口在盗墓者洗劫之后,并没有封闭,一直开放了七年之久。直到1952年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当专家进入后,目睹里面的惨状,连称快闭门!虽然陪葬物品已经被洗劫一空,但为了避免再遭破坏,“闭门”乃是明智之举。

之后景陵的地宫之门再也没有打开,到了九十年代后,对景陵地面上的建筑进行了修缮与恢复,但地宫之内只能用封闭的方式进行亡羊补牢般的保护了。

任康熙大帝怎样也想不到,自己虽然有四十七位妃子陪葬,却也招来了盗墓者的光顾,以至于自己死后二百多年被弄得失骨无存。

参考资料:《钦定大清会典》《康熙起居注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QqEXmwBUcHTFCnf0M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