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中国的医生都因为英勇抗疫,上了热搜,医生们的无畏与专业和伟大惹得无数人泪目,但其实医生到底是怎样的存在郑晓龙导演的《急诊科医生》,最有发言权。
真实,紧张,一眼望过去全是现实的影子。
一个急诊科在郑晓龙导演的镜头里就是人世间的一个缩影!
一部剧,一群人,将现实一镜到底!
张嘉译江珊王珞丹领衔,苏小明柯蓝锦上添花,这样的阵容,演技在那放着肯定不会尬,
再加上题材是关于医生的,这剧具备火起来的所有条件。
同样是医疗题材,郑晓龙导演的这部《急诊科医生》因为真实而耐人寻味。
每一个病例和病人牵扯出来的事件都能和现实对号入座:
面对病重的孕妇,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这个千古难题,他们会怎么做?转眼从手术台上取出孩子的那一刻,鲜活得不加修饰!
这部《急诊科医生》帮助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医生这个职业以及学会怎样和他们相处。
一开始,郑晓龙导演把急诊室表现得像一个战场,兵荒马乱,草木皆兵:急诊科是整个医院里最需要医生“快”“准”“狠”的部门,其他科的医生还有治疗的时间,急诊的基本上靠抢,医生护士看病人两眼就直接跑着送手术室了。
患者的家属希望医生先救自己的家人,而医生一下子必须同时面对好几个急救病人,患者和患者的家属指望医生,医生只能尽力而为,然后大伙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他一个镜头就把医患矛盾的产生解释得清清楚楚。
有了矛盾,然后呢,怎么解决?
后来,郑晓龙导演又来了一系列残忍的小插曲主要以医生的角度向患者解释:医生绝不是神仙,他们也会犯错,但他们犯错的根本原因是想救治每一个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人,哪怕那人是一个精神病人,一个囚犯,一个小偷,但可怕的是,他们每犯一次错,就会死一个人!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不能轻易犯错,还要在如战场一般的医院随时随地拎得清,以最快的速度制住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
救完了这个救那个,先替这位做心跳复苏,又要转身给那位止血,病人能不能救活就这几分钟的时间。
每一分钟都在经历生老病死,这就是医生工作的日常,这就是急诊科。
患者的无助和无奈,医生们都知道,但是医生们的委屈和疲累,旁观者真的能理解吗?
在剧里饰演海洋医生的启杰就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医生的苦痛与哀愁他从小就看在眼里,他说医生绝对没有我们猜想的那么光鲜亮丽,实际上辛苦的程度超出了一般人想象。
能坚持做医生,靠的真的是一份对生命的热爱与真诚。
于是,郑晓龙导演的这部电视剧想给我们表现的,除了医生在手术台上如何专业之外,我们这个社会都欠那些医护人员一句谢谢和最起码的尊重。
于是,郑晓龙导演的这部电视剧想给我们表现的,除了医生在手术台上如何专业之外,我们这个社会都欠那些医护人员一句谢谢和最起码的尊重。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煽情,可事实就是如此!
这就是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每一次他都能通过对人性的写实,把人性拍得耐心寻味。
人性才是一剧之本!
90年就以一部《渴望》给刚刚经历过改革开放的观众们带来一次不一样的情感认知。
刘慧芳收养弃婴的义举,宋大成和刘慧芳相知相守,发乎情止乎礼,一种人间大爱,呼之欲出。
93年和冯小刚合作,以出国潮为主题拍了一部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的《北京人在纽约》。
把当代人在大时代浮沉,身不由己的那种无奈与迷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两千年,家庭伦理剧的风潮,也是他的《金婚》带出来的。
文丽和佟志两个人能走到金婚,需要面对和克服的不仅仅是随时会过期的爱情,还有日复一日平淡无味的生活和家中各类成员的矛盾,等他们处理完了,也就老了,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代价。
后来风靡全国的《甄嬛传》,开启了大女人电视剧的独特模式,让不少女性观众大为赞赏。
宫斗背后看的还是人性,那情与义,情分与本分的拿捏,解剖得让人拍案叫绝。
不哀怨,不小气,把一群女人的情怀拍得荡气回肠,令人佩服。
医生非草木,煽情无可厚非!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部同样讲急救的日本电视剧《Code Blue -急救直升机》。
比起这部手起刀落,开门见山,除了讲急救心无旁骛的医疗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看起来是有点煽情。
因为在《Code Blue -急救直升机》里,一旦有病人需要急救,那里的医生已经酷炫到坐着直升飞机去进行救治。
然后医生们为了完成急救,争分夺秒救人,无所不用其极。
下了飞机背着医药箱就百米冲刺,晚一秒就会有病人血流不止或停止心跳。
瑕不掩瑜,我们的医生虽然没有坐直升飞机,但他们每一位的尽心尽力都让我们及时坐上了康复的列车,回归健康。
所以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急诊科医生》的表达我们更熟悉且更符合我们的生活。
其实煽情也好,动人也罢,我们的国剧在慢慢变得更为真实更有说服力,至少我们看了剧之后真正理解了这群医务人员的苦与乐。
这才是《急诊科医生》带给我们最棒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