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个儿子都没有,看你老了怎么办”“至少不像你看儿媳脸色”

2019-10-22   大侠李事事儿

本文故事内容为网友“安康”的生活经历,她年轻时候受够了“生不出儿子”“绝户”等骂名,年老之后却过得比那些儿孙成群的还要幸福。以下内容已隐去真实姓名,网友们认为养老方面,儿子女儿谁更可靠呢?

我年轻的时候一直憋着一股劲,就是使劲干活,努力赚钱,原因无他:我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在村里抬不起头,所以我想着有钱了就能让他们刮目相看。别说是街坊四邻了,就连我婆婆都瞧不起我,经常对着我长吁短叹,说:“我儿子怎么娶了你,这是个什么命啊。”

年轻时候我也烦恼,两个女儿接连出生,我也希望有一个是儿子,实现儿女双全的圆满。可天不遂人愿,反而是我爱人比较看得开:“咱们没有儿子缘分,把女儿好好养大也是好的,管别人说什么干嘛,过好过歹没人替我们,不过都是说闲话罢了。”

至今我感谢爱人当年的支持,说实话,如果不是他主意正,我有可能听信了村里那帮人的挑唆,冒险生三胎去拼个儿子。因为婆婆对我意见很大,尤其是抱着大伯哥家的儿子时,更是经常给我脸色看。爱人怕我想不开,主动提出去城里做点小买卖。

女儿们很懂事,到了城市我们从卖针头线脑开始,后来又开始卖布匹,我有做服装的手艺,爱人负责卖布,我负责接加工活,忙不过来的时候又雇了两个学徒工,日子也算是过起来了。再后来成衣占领市场,我们改行卖服装,一开始是赶集赶夜市,后来有了自己的门面。

至今不敢说多么有钱,但比在村里种地强得多,已经买了两套房,两个女儿名下各一套,门面房也已经盘下来,登记在我的名下。女儿都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大女儿6年前已经结婚,小女儿是名牌大学毕业,去年也已经也已经毕业,8月份和男朋友订了婚,计划年底完婚。

女儿们为了方便养老,特意都回了老家工作成家,虽然我支持她们去更广阔的舞台发展,但她们说在哪里都有发展的空间,就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了。我爱人还经营着服装店,我正给大女儿带二宝,大宝是亲家带着。女儿们希望我退休,小女儿还说以后也要我带孩子,她婆家是外地,家里兄弟三个,照顾不上他们。

我爱人的意思是趁着他还能干,多攒点养老钱,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我支持他的做法,店里还雇着一个店员,不算很辛苦。我趁着身体好,帮女儿们把孩子带大,不图以后她们孝顺我,主要是尽尽当姥姥的心意,减轻孩子们的生活负担。

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但前几天还是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村里的老乡来城里找工作,他妈给我打电话说来我家落脚,找到工作就离开。因为这些年经常有这种情况,所以我欣然同意。没想到因为我没送他新衣服,他就回村到处讲我们坏话,说我们小气,绝后了就知道稀罕钱。

我本不计较他们说这些话,这些年风言风语我听多了,关于儿子女儿的话题就没有断过。前段时间因为女儿订婚,所以我回老家送消息的时候,大伯哥和大嫂居然又提起了这件事,说做人不能太小气,以后没有儿子,家产早晚都是外人的,还不如把街坊老乡打点好了,以后落叶归根也能有个住所。

我憋着火不说话,婆婆居然也跟着帮腔:“你嫂子说的你别不服气,你连个儿子都没有,看你老了怎么办?以后不还是要你大侄子给你养老送终?别以为赚多少钱了不起了,有我在,我就决不允许你们把房子钱都给女儿女婿,他们都是外人,你哥你侄子才是你的至亲。”

嫂子说什么我可以不计较,我只能说一个人一个生活方式和观念,但是婆婆说这话我就不愿意了,她至今还觉得我没儿子就低人一等,所以对我没有好脸色,但我这么多年对她多好啊,吃的用的穿的都是我买,因为她坚持住在大伯哥家,不肯来城里跟我生活的,每年还给她2万块钱养老。

我知道婆婆把钱全给了大嫂,给了两个侄子,可大嫂对她并没有多好,前年生病全是我和我大女儿照顾的,大嫂生怕麻烦花钱,连面都没露,回家之后,还因为养病期间吃饭忌讳多,照顾麻烦,被大嫂百般嫌弃。听了婆婆这话我能淡定吗?当然淡定不了,当场我就反驳她说:“老了怎么办再说,但是至少不用像你,还得看儿媳妇脸色,你想多了,我有女儿。”

我知道这话得罪了婆婆和大嫂,但是我不在乎,她们就没想让我过消停日子,那我何苦和她们去维持表面和谐。从那以后,婆婆的养老金我照给,但是我不会再回去看她,更不会给她买这买那,爱人想回去我不拦着,但是千万别指望我再给她使唤了。

事事儿有话说:虽然大家都在讲“男女平等”,但似乎这话只对那些要求女人分担家用的男人好用,因为大环境里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我们这代人深受其害,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大是女儿的还可以生二胎,如果两个都是女儿的就会被村里人嘲笑“绝户”。

但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只有女儿的反而过得很好,尤其是他们并没有因为只有女儿就放弃生活,并没有因为没有压力就得过且过,没有娶儿媳妇的经济压力,手里都攒着一些养老钱。反而是那些有儿子的,到了老年以后过得比较辛苦,在农村失去劳动能力以后,吃喝都要靠儿子儿媳,看儿媳的脸色是常有的事情,我老家到了近70岁还在劳作的老人多的是。

并不是说儿子都不孝顺,而是人心不齐。大部分儿女都很孝顺,但儿子比不上女儿细心体贴,这方面讲受女儿照顾更多一些。如果赶上不孝顺的儿媳妇和不当家的儿子,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更加凄苦。当然也有女儿不孝顺的,这个因家庭而异,但不孝的女儿少,不孝的儿子多,生儿生女不重要,家庭教育更重要。

本文由大侠李事事儿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