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数从1到100万,美国政府做错了什么?

2020-04-29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

自1月21日美国境内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始算起,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百万。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29日9点30分左右,美国确诊病例达到1012517例,达到58356例。新冠肺炎疫情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截至目前,美国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期间,美国尝试多种防疫手段。对内加大医疗物资生产,对企业、民众疯狂撒钱;对外不断甩锅中国和世卫组织,企图反转国际舆论场。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手段,都没有给美国疫情带来实际的缓和作用。美国政府的一顿操作后,美国累计确诊数曲线、累计病死数曲线自1月中旬以来依旧不断攀升,至今未出现向下拐点。

时间线回顾美国新冠肺炎疫情

1月21日

美国境内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月27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82000例,达到全球最高。

3月28日

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

4月1日

随着各州开始更广泛的新冠病毒检测,确诊病例也呈现几何式增长。截至当时,美国成为首个确诊病例超过20万的国家。

4月4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30万例,其中4日一天便增长了超过四万例。

4月8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

4月10日晚

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0万例以上。

4月15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60万。

4月17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70万。

4月21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80万。

4月25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90万。

4月28日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万例,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疫情初期无视警告,白宫错失抗疫“机会窗口”

据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报道,1月18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亚历克斯·阿扎首次向白宫通报疫情的潜在严重性。对于预警,美国总统特朗普置之不理。

1月21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公布新冠病毒首例在美感染案例。

虽然在之后白宫新冠特别工作组成立,但他们聚焦的是撤侨等问题。最关键的病毒检测问题,据几位与会人员回忆,工作组的成员们通常只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才会商讨。

2月5日,多名联邦参议员询问是否需要国会批准额外防疫资金,但联邦政府当时没有提交追加预算申请。特朗普还预测,病毒将在4月消失。

截至当时2月中旬,美国每天只能检测100份样本。受检测能力限制,CDC只得对检测人员加以限制,只有密切接触者才能检测。

医疗物资短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矛盾愈演愈烈防控愈加艰难

3月13日,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从1月15日美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由于错失防控黄金窗口期,输入性病例失控,社区传播迟迟未被发现,疫情在全美迅速蔓延。

各州自顾不暇,各自为战,多州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超负荷运转,美媒曾多次报道,部分医院医护人员由于缺少防护服,不得已穿着垃圾袋工作。

此前,曾出现美国医护人员街头喊话特朗普,表示医护人员应该受到关注。而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使防控愈加艰难。

3月27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82000例,达到全球最高。

美国政府急于为应对疫情不力找“替罪羊”

特朗普4月14日宣布美国暂停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他指责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及时分享疫情信息,没有及时提供防疫政策建议,没有及时宣布“全球大流行”等,号称要让该组织“为如此多的死亡负责”。

决定一出,立即在全球招致谴责声浪。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政府此举毫无道理、不负责任,是针对本国应对疫情不力的“甩锅”行为,与国际社会合力抗疫的主流意愿背道而驰。

面对美国的“断供”,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遗憾。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将评估涉及美国资助的项目,并与合作伙伴探讨如何填补其资金缺口。

美国不顾后果急于重启经济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16日宣布“重启美国(Opening up America again)”计划,计划分三个阶段重新开放美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但何时以及如何开放将由各州自行决定。

美国多方普遍担心,“过早重启”无疑会让病毒“自由传播”,从而增加引发第二波传染的风险。

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杰罗姆·亚当斯称,美国大多数地方到5月1日时都不能开放。他说,拥有检测能力的一些地方可以考虑从5月开始放开,但多数地方不属于此列。亚当斯称,“必须根据数据,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一点点地重启”。

美国流行病学家安东尼·福奇也担心,即便是5月1日开始复工也过于乐观。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

责任编辑:彭金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G04x3EBfwtFQPkdsU-s.html









全球辟谣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