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2019-10-28   热血洒南疆

作者:书剑飘香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69周年纪念日。

​1950年的10月25日这一天,一支带着黑铁山起义基因的部队,在三千里江山的朝鲜,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

这一天,被毛泽东主席命名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1937年12月26日,在淄博境内的张店区发生了意义重大的黑铁山起义,黑铁山起义主要的负责人,就是山东淄博周村北旺村走出的马耀南。

近日,中央电视台8套热播的电视剧《一马三司令》,反映的就是起义的前后经过。

马耀南(1902──1939),汉族,山东省长山县第三区(今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北旺庄人。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他看到国土沦丧,民众倒悬,便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1937年12月,他同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同志一起领导了著名的黑铁山起义,担任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行动委员会主任(相当于司令员),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22日,在桓台县牛王庄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118师就是从黑铁山起义走出的英雄部队。

陆军第40军118师,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师,有暴风雨部队的美称,解放战争期间,在白山黑水之间叱咤风云,是东北野战军的5大主力师之一,为了共和国的解放,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岛。

​该部是以当年的长山县黑铁山(现张店区中埠镇)起义组成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为基础组建的,黑铁山起义部队被命名为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时,由起义领导人之一的红军将领廖容标先后带领两个主力团队加入在淄河流域发展的4支队,后发展为鲁中军区老1团和老2团(时开国中将吴瑞林任团长、开国少将李伯秋任政委、爆破专家王凤麟任副团长)。

在抗日战争期间,118师的前身鲁中军区老二团,曾在鲁中沂源县石桥被击毙的步兵第54旅团长吉川资。

抗战胜利前夕鲁中军区老二团,编为八路军山东野战军第3师,抢占东北时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7旅(后改为师),1949年平津战役后,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118师。

鲁中军区老二团是山东八路军的绝对主力,也是火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抗战胜利后,在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罗荣桓(当时,中央决定罗荣桓任东北民主联军政委,林彪为司令员)主持策划下,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开国中将,后来是东野三纵政委、40军首任政委,开国上将韩先楚后来为三纵司令员)带领整个鲁中军区老二团等一批主力部队奔赴东北。

在天寒地冻的东北战场,由鲁中老二团改编的7旅(后来的118师)也是名不虚传,是旋风部队三纵(40军)的绝对主力。“7师打,8师看,9师围着山头转”,这是当年3纵内部流传的顺口溜,意思是7师是主力,攻坚打硬仗当主角,8师、9师不是主力,只能打援、警戒当个配角了。

​纵横黑土地,7旅(师)作为3纵(后来40军)的排头兵,在白山黑水同8师、9师打了一个个经典之战,3纵成为让国民党兵胆颤心惊的“旋风部队”。

东北作战史这样记载:该师(118师)战斗力顽强,作风彪悍,战斗积极性高,有朝气,善于夜战及爆破,兼备野战运动与城市攻坚,为东北头等主力师。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批批像118师一样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部队,怀着对共和国的无限忠诚,凭着中华民族的战斗意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让傲慢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在抗美援朝残酷3年鏖战间,在数次绞杀战、绞肉机般的战役中,志愿军一批批像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王成式”的战士,用血肉之躯战胜了用钢铁武装起来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把美国人打回了“三八线”,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军队的神勇、中华民族的“万众一心”,新中国向世界秀出了“战无不胜”的大无畏精神。

从此,世界对新中国、对中国人刮目相看。

从美国著名将领“五星上将”(相当于元帅)麦克阿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前后的态度看,就说明了抗美援朝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巨大作用、影响力。

​当麦克阿瑟率领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后继续北进时,他在听说中国军队有可能参战时,轻蔑地说:“若他们参战,那将是一场大屠杀!”

而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期间,有记者采访麦克阿瑟将军,他向印度人调侃地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抗美援朝这一战,为年轻的共和国周边,打出了30年的和平环境。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万岁,那些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志愿军勇士们永垂不朽!

向那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为新中国树立形象、树立权威而付出巨大奉献和牺牲的老兵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