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玉|笑脸弥勒佛:开口乐古今,肚容天下事

2019-12-02   玲珑佛玉

至贵者宝,至坚者玉。一件玉器的价值体现,往往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暇,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禁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

而玉与信仰、信念结合,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审美趋向。这其中,“弥勒佛”便是最常见的玉雕题材。

佛,意译觉者、知者,觉悟真理之意。亦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佛是和田玉挂件常用的传统题材。笑脸弥勒佛在佛教中被称为未来世佛,有着慈悲的胸怀,无边的法力,能够帮助世人渡过苦难。

笑脸弥勒佛的造型,其实是从一个叫契比的和尚形象塑造出来的。

相传,契比和尚经常在肩上背一个布袋且手拿锡杖及佛珠,面容慈祥、笑容可鞠,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被后世视为弥勒佛的化身。

据说,契比和尚是个非常洒脱的人,追求悠悠自在、闲闲无为,不执迷,不忿恨,所以弥勒佛以一副笑脸,大肚的形象出现,以大肚、大笑为形象,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之说,代表了人们向往宽容、和善、幸福的愿望,和宽容博爱、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此件笑脸弥勒佛挂件,玉质细腻,手感温润,人物脸部饱满圆润,弯眉笑脸,侧头张嘴,喜乐开怀,眉目传神,憨态可掬。于细节之处见真知,玉件雕工线条流畅,刀法从容。

弥勒佛身着白色袈衣,衣袂飘飘,左手持念珠,右手背一大袋,姿态悠然,逍遥自在。弥勒头顶部分雕刻了朵朵祥云,是福寿的代表,使作品具备更多生动之景,也附加了一定的文化元素,寓意吉祥如意。

佛谐音“福”,眼见弥勒佛,犹如福在眼前,福泽深厚,给人们带来福气、祥和之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便是对弥勒佛最好的诠释。弥勒佛是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宽容和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在生活当中,弥勒佛的这种精神也正是每个人都想要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