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藏品拍卖总会吸引各界大佬的目光。为获挚爱,各位大佬拼魄力、赌眼力、赌运气、赌人品,风起云涌的拍卖场俨然成了皇家赌局。
就在刚刚过去的秋季拍卖会上,款素面翡翠大放异彩,以惊人的价格最终成交。
香港保利2017秋季拍卖缅甸天然翡翠蛋面配钻石耳环
成交价9,500,000港币
玉品珍贵,价值必然惊人,可以说拍卖是“赌石”的一种噱头,也可以说这便是赌石界一场开在场口外的赌局。
然·何为赌石?
【前世】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这便是赌石的前身。而所谓“赌行”,便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
【今生】
玉在地下时就很神秘,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等它出来了,外面又包着一层岩石的皮壳,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的清,所以行内把判断玉的过程称做“赌石”。
而赌石成为一种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几年在中缅边界兴起并繁荣的。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有真实的结论,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来估算出价格。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千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玉石界的赌神?”
对于翡翠原石交易来说,“赌石”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是一场文明而残酷的豪赌。而赌石界真的有赌神存在?
【卞和·和氏璧】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便是“和氏璧”。
相传在2000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两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便被命名为“和氏璧”。
倘若卞和生在今时,便是一位赌石高手。
【赵兴龙】
在2017年胡润百富榜上,云南地区的兴龙实业以70亿的财富位于榜中,其董事长赵兴龙便是一位赌石界的高手。
赵兴龙早年从部队退役后,就一直从事翡翠珠宝玉石的经营,最早以赌石发家,据传赌石成功率高达80%以上。
“甲方乙方”
常言:“神仙难断寸玉,大师往往失手。”行内人把赌石称为“一刀生,一刀死”。
正所谓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各位赌神相玉,除了拼运气还是要拼技艺,将风险降到最低。
【甲方】
擦石是一条古老的法则,部位一定要找好了,然后再切准了,才能先看看出玉的色和水头。
切石是最关键的步骤,输或赢的结论是把石头剖开之后,里面的玉石全部暴露出来才能认定。可能一刀不甚就成了这个样子。
磨石是为了抛光,也就是把切完的料子面进行打磨,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样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
【乙】
在庞大的原石交易市场,总有抱着一夜暴富心态的人,想通过低成本来换取大幸运。不良商家可乘之机,在石头或非石头之上做文章
假皮开门子:
用做开门子的两片优质翡翠作诱饵。作诱饵的翡翠一般水头好、色正。并且两片翡翠是由一块翡翠原料切开的,吻合严密,不露破绽。主石为低档翡翠或其他石料(如大理石、石英岩等)。将诱饵和主石粘在一起,表面再做以与诱饵翡翠外皮相近的假皮。
假皮无门子:
以低档翡翠或其他石料做主石,在表面镶嵌一块优质绿色翡翠做诱饵。在主石表面做翡翠假皮,让诱饵若隐若现地露出表面。有的不做假皮,只是将诱饵与主石的镶嵌接触线做些掩饰。
掏心注色:
将翡翠原料中间挖出空洞,注入绿色。再用翡翠将洞口粘合。外观看整体都是翡翠。但绿色是由内部的假色造成的错觉。
其他石料假冒翡翠:
常见有用大理石、石英岩、钠长石玉、独山玉等假冒翡翠赌石。有的涂上颜色,有的不做任何处理只是将随形卵石混在翡翠赌石中。
“赌石有风险,入门需谨慎。”
有人曾将玉石投资称为“疯子买卖”,即“一个疯子买,一个疯子卖,另外一个疯子在等待。”爱玉之人也总会有那么一点赌性。在赌石之前,一定要有足够支撑的专业素养,将风险降到最低。
否则开出来可能是这样的!
惊不惊喜!刺不刺激!
这一把我必须要赌,赌不一定会赢 ,但不赌一定是输。
——《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