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138天。今天我们要谈技巧方面事情了,因为已经连续谈了三天的审美,审美是很重要,它是指导原则,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步登天,是不是?该打的基础还是要打。
叶梓
今天是个大热天,所以我就给大家来分享一张特别凉快的照片好了。这张是我们全家在哈尔滨看冰灯的期间拍摄的。上午的时候我们没去冰灯,我们就在松花江上走一走,李杜宇想拍个纪念照,我又发现冰面上有很多这种从拳头大到头这么大不等的这种冰块,我就拿了一块拳头大小的放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光滑、比较干净的冰面上,然后完全的趴在地上拍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里边用到的技巧其实特别的多,我简单的给大家讲几个。
第一个就是这张纪念照我们没有拍人物的正面,因为那样很无聊,而且很难曝光正确,因为背景的实在是太亮了,都是一片雪白色,而且有雾气,这样的话正面的人脸很容易就一片漆黑。所以我们的逻辑是干脆拍一个侧面的剪影,但剪影有时候也会无聊,所以李杜宇她弯了一下腰来亲小麦麦,这样一来剪影里面所蕴含的信息就很多了,包括妈妈穿的什么衣服,胸口挂着的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他们之间的感情等等都从简单的轮廓里面体现出来了,而且它就巧妙地规避了光比过大导致人物容易曝光不足的问题。
另外这个构图你会看到人物是很偏右的,为什么主角放到那么偏右的位置呢?这其实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你可以看到左边的冰块因为离我很近所以显得很大,而且它是白的,而白的事物本身显轻,所以我就让它在画面中的面积要稍微的大一点,虽然东西轻,但是大了以后它就有一定分量了。而人物基本上是深色的,所以他们如果面积比较大的话,这个画面就会失衡了,我把他们摆的远远的,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就变小了。你看,轻的东西大,重的东西小,左右是不是又重新的均衡回来了呢?
除此之外,这个画面里面其实还有近、中、远的距离上层次感;还有空气透视导致的那种远处城市的一种神秘感;还有逆顶光导致的冰块晶莹剔透的感觉等等,技巧很多但时间有限,今天我就不给大家一一解读了。
- 加入我们 -
想要加入摄影早自习群、城市摄影群的同学,可以加我的私人微信:katoyezi09,或点击下方蓝色“了解更多”。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
加叶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号:头条)
【加入以下同城摄影群】
北京 成都 重庆 长沙
广州 杭州 闽南 南京
上海 苏州 深圳 天津
武汉 西安 郑州
加叶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号:城市名)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138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