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大型客机方面与美国分庭抗礼,为何不能制造战略轰炸机?

2019-06-30   皇家橡树1972

“火神轰炸机”和阿斯顿.马丁超跑,都是英伦美学的典范!也证明欧洲人是可以设计出好看的轰炸机的,欧洲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是有战略轰炸机的,虽说整体性能不如美俄两国的大型战略轰炸机,但是核威慑作用还是存在过的!

“火神”轰炸机的外貌给人的感觉还行,像一只大鸟!这种1948年研制的喷气飞机即便用是用现代工业美学标准去衡量也是漂亮飞机。

从理论上来说“火神”也是飞翼式设计,这要比B–2轰炸机早了差不多50年,只是比B–2多了垂直尾翼,问题是当时没有飞控软件,更没有“数字式飞控计算机”,“火神”要是没有垂尾的话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英国作为航空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深厚的航空工业基础和技术积淀,就是现在英国的航空发动机也在世界上占有显赫的位置!二战之后航空进入到了“喷气机时代”,英国虽然国力大为衰退,仍然投入巨资研制“喷气机”的技术,也想在新科技占有一席之地,紧跟美苏强大的国家研制“军用喷气机”的步伐,先后研制了:“火神”、“胜利”、“勇士”三型中程轰炸机和“堪培拉式”轻型轰炸机,而“堪培拉式”轰炸机是二战后制造数量最多的轰炸机,生产量高达1400架左右!以至于美军也看上了它的优越性能,购买专利后在国内生产,编号:B–57,而其衍生型号RB–57D则是战后第一型高空战略侦察机。

RB–57D高空战略侦察机,在U–2未出现之前,它是“西方的战略眼睛”。

执行轰炸马岛任务途中正在加油的“火神”,充当加油机的是英国的“胜利”中程战略轰炸机,在总体性能“火神”性能更好一些。“火神”是中程轰炸机,远隔万里空袭“马岛机场”显然是不行的,中途连续空中加油很多次!但冷战期间飞抵苏联领空却不是问题!有能力保持对苏联的核威慑!

法国在1960年代前国力不如英国,没有能力研制真正意义上的轰炸机,但为了保持“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在1960年代中期研制了“幻影Ⅳ”战略轰炸机,从外表来看它就是一架三角翼幻影战斗机的放大型,在机腹下挂载一枚ASMP空射型巡航导弹,比“火神”内置弹仓可携带20枚1000磅航弹的载荷能力小多了!而且它的作战半径也只有1500公里,可携带核弹勉强迈过了战略轰炸机的门槛。

苏联解体后,英国和法国总算松了一口气,冷战期间他俩虽然是配角,但是在北约内部是排名老二、老三,也为对抗苏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苏联解体了共同的敌人没了!也该大规模削减军费开支,进行经济建设...就这样“火神”和“幻影Ⅳ”轰炸机都退役!因为维护它们的成本太高昂了!而且它们服役了几十年设备也老化严重,升级成本也过高!与其占用本来就不多的国防预算,不如让它们退役。

作为两个合法的“核大国”英法在2000年之后没有了战略轰炸机,仅靠战略核潜艇去维持核威慑,其实英法国土面积太小,即便是有战略轰炸机生存能力也太低!真的核战争爆发没有战略纵深极短时间就会被全歼!如果让战略轰炸机去执行常规轰炸任务费用太高了,根本使用不起。

现代轰炸机可不是1950年代的“火神轰炸机”那种了,已经成为技术极其先进、价格极其昂贵的武器平台,没有个几百亿美元的研制经费甭想搞出来!更突出的问题是,现代航空工业的产业链也越来越长,英法两国现有的航空技术能力没有办法独立设计与制造了(战略轰炸机和制造空客是两回事,必须独立完成),就算是勉强研制出来“飞翼气动布局的战略轰炸机”,也因为接近二十亿美元的单价,能装备十几架已经不得了了!再分摊研制费用的价格绝对会让英法两国军费枯竭,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英法国是不会去做的。

总得来说,英法两国已经不似从前国力尚可的年代了,当前的国力不允许他们装备战略轰炸机,现在的俄罗斯又没有当年苏联那样的威胁性,也就不需要战略轰炸机这种昂贵的武器...英法两国尚且如此,欧洲其他的一千多万人口,面积十几二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就更没必要、没资格拥有战略轰炸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