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139天。今天给大家秀一张,前两天在国家大剧院拍的照片。照片的中下部分是李杜宇和我们家的小麦麦,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听蒋安庆老师在那儿的一场讲座。通过这张照片我想跟你分享三个知识点。
叶梓
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杂构图的画面,从大体上你可以把这张照片看成三个大的亮块组成,而每个亮块里都有两个人物。三个亮块之间是由或粗或细的线条分隔开来的,整个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和质感,像这样的画面其实很不适合在手机屏幕上观看,它适合印得大大的挂在墙上,或者使用足够大足够清晰的显示器来观看。
第二点,即使有六个人物在这个画面里,但是你还是能第一眼就看到我的妻子和女儿,为什么呢?因为她们最黑,她们和背景之间的差异最大,而且她们的轮廓的足够清晰。她们最黑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左上角和右上角的那四个人物都是隔着玻璃拍摄的,玻璃多多少少有些反光,而且玻璃上还有点指纹,所以他们就没有办法黑下去了。另外上面的那四个人物,他们要么就被栏杆,要么就被后边的桌子或者是背景中的横线条从他们的轮廓上划过去了,所以他们的轮廓也总是和其它东西混在了一起,并不是清晰而完整的,这样一来,下边的两个人物剪影就会变得非常明显了。
第三,在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用的是一个35mm的定焦头。其实我本来只想给我的妻子和女儿拍照片的,但是我发现我镜头焦距不够用、不够长,于是我才想着要改变一下构图,把周围的事物都囊括进整个画面来。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在器材不够用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着的不是“好遗憾”,而是“到底怎么去用手头的器材扬长避短,拍出更好的照片来”。35mm虽然不够长焦,但是它非常善于交代环境。你看,在这张照片里,楼上楼下的环境都被收入同一个画面了。
手机上比较适合观看一目了然的简洁构图的照片 叶梓
通过今天的早自习,我们至少学到了三个知识点:
1、这是一个复杂构图的画面,而复杂构图的画面不太适合于用小的幅面来观看。;
2、和背景的亮度差异最大,而且轮廓完整的剪影总是最醒目的。
3、当器材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想着怎么去扬长避短。
最后给个小贴士,如果你想去国家大剧院参观,进门的时候你会发现保安是不会让你带相机进去的,你需要把它存在门口。那我们是比较幸运,因为是蒋安庆老师邀请我们去听他的讲座,所以我们在安检的时候就把相机给带了进去。
顺便提一句,蒋安庆老师不仅是非常厉害的作曲家,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师,也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特聘讲师,我们的“新媒体视频导演”课程中的音频部分就是由蒋老师来讲授的。如果您也想学习导演思维,可以点击下方蓝色“了解更多”查看课程详情。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139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