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名学生查个税APP,发现自己竟有工资!真相令人愤怒…有责任人被开除

2020-04-26     柳州1号

受到疫情形势影响,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一面是严峻就业环境下的艰难抉择,一面又莫名“被就业”。近日,成都医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等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自己明明还没开始工作,个税APP上却显示有好几个月的工资记录,这是怎么回事?

成都医学院多名学生“被就业”

涉事公司直接责任人被开除

近日,多名网友通过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留言反映称,自己为成都医学院学生,尚未毕业却莫名成了成都鑫路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员工。网友们表示,“被就业”问题可能涉及企业偷税漏税,并对自己造成信息泄露,甚至影响今后真正就业,因此希望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4月24日上午,成都医学院就此联系四川在线记者,通报了此事相关情况。当天下午,成都鑫路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也就此联系记者,对此作出回应表示,对涉及错误的学生名单全部撤销;将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开除处理。

该公司通报表示,今年4月3日接到成都医学院学生反映在个税APP上查询时发现有该公司工资发放记录,并进行个税申报的情况。针对此事,该公司立即成立“专项小组”进行调查、处理。

通报称,经查证,此次所涉学生名单,是公司产险渠道负责人及财务相关人员申报个税时导入名单错误所致。财务人员于2019年9月发现名单错误后,已主动终止该批名单的报税操作,但未及时上报公司相关负责人,亦未及时予以纠正。

通报称,事件发生后,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及涉事学校高度重视。主管税务机关于2020年4月6日对公司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公司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将全年财务报表、成本明细以及所涉学生名单上交至税务机关。税务机关进行核查后,责令公司立即取消所涉学生的个税申报,对涉及应补个人所得税的人员进行补税。取消申报后,所涉学生均不会在税务机关有任何申报记录。

此外,公司主动与成都医学院相关领导取得联系,就学生个税申报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学生和学校造成的不良影响诚挚道歉。学校已就学生信息泄露一事向辖区公安机关报案,公司将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通报表示,目前,该公司针对此事件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包括:对涉及错误的学生名单全部撤销;对涉及学校和学生发表致歉信;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开除处理,待配合该事件处理完成后立即执行;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和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针对该事件,该公司将积极配合各主管单位的后续调查处理:对涉及的相关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公司应承担的责任绝不推脱。“也请社会各界,给我们一个改正的机会!”

河南西安等多地高校学生信息被冒用

成都医学院学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仅4月份,就已经陆续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的学生曝出,有多名未参与过实习、工作的学生发现自己在个税App上“被就业”的情况。

4月12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的学生向微博大V@郑州大学城儿反映,他们学院的一名岳姓老师以提供兼职为名义,“盗用”他们的个人信息,并用于公司逃税,共涉及一百多名学生。

学生提供的个税App截图显示,2019年收到了河南睿德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河南策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放的至少四个月工资,从1985元到3100元不等,共计11494元。

当初收集信息时,该岳姓老师在群聊里称,填写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是“发放工资需要”,并强调“睿德智公司是咱们的王耀军师兄的公司,和咱们学院合作过多次,大家的信息保证不会泄露。”

截图显示,这个名为“2018睿德智经济普查”的群里一共有超过150人。

王耀军名下公司的股权穿透图。图自企查查

企查查的搜索结果显示,王耀军是河南睿德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刘红丽为该公司监事,同时也是河南策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法人。两家公司涉及的参保人数共36人。

多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信息被冒用后,岳姓老师回应称,当时的兼职是一个教学实践项目,因为赶上期末就没有如期进行,她也不清楚为什么工资会打到学生的个人账户上。

不过,面对学生的质疑,岳姓老师已在群里致歉,称“这次确实没有经过大家同意在大家名下走账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就此事发出通报,称学院前期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并不知情,已经第一时间调查处理,除了与学生保持沟通,同时也在积极联络河南睿德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4月17日,据媒体报道,有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的大四学生在使用个税App时发现,有非实习单位在给自己“发”工资,于是也让低年级学生查了一下,没想到不少人都有同一个公司的工资记录。

“信息工程学院有两个系,其中一个系有几个班级的学生,就是整个班整个班的人都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涉及人数的话,应该在四五个班左右,一个班四十到五十人之间吧”,爆料学生说。

西北大学明德学院官微发布声明。

对此,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表示,经排查,涉事公司冒用的多为大三学生信息。学校与涉事企业没有任何性质合作,也没有学生在涉事企业就业或签订任何协议。

22日,该校再次发表声明,经初步查明,截至4月17日17时,该校大一到大四年级共有614名学生纳税记录异常,涉及83家企业。其中,涉及3人以上的企业22家,可能存在冒用信息、虚发工资的情形。

因事件发生后,在网络媒体上出现了该校“学校就业数据造假”“学生和企业以发工资名义转移款项”“学校和企业涉嫌偷税漏税”等帖子,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对此做出了专门澄清,83家涉事企业“均非我校学生就业单位”,不存在学生“被就业”的问题。

同时,该校还强调,会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确保毕业生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客观、准确。

该校还表示,目前已就上述情况向辖区公安、税务部门报案,公安和税务部门已介入调查。

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予以扣除,扣除数额越多,缴纳的税款越少。因此,企业利用学生信息伪造工资记录,可以虚报企业的人力成本,从而减少纳税。

另一方面,学生提供的工资截图中每月工资均未超过5000元,低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北京都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晓霞曾告诉记者,这样做既避免了为虚增的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又虚增了企业经营成本,减少了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若前述公司冒用学生信息用于逃税一事属实,则属于《刑法》中的“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涉嫌逃避缴纳税款罪。

除此之外,涉事公司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姓名、身份证件号码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陪广西女友一同隔离,他谎称来自疫区,强闯隔离酒店暴力抗法!央视曝光

母亲欲割肝救子,一查孩子竟不是亲生的!疑28年前医院抱错,亲儿子是他!

悬赏5万!一家四口遇害,嫌疑人是受害者亲戚,曾因风水问题产生矛盾

突发!南环路大货车与电动车相撞,骑手夫妻一死一伤

月嫂和雇主一家三口全部确诊新冠肺炎,雇主索赔!月嫂中心说…

柳石路老板娘暴力抗法:一边喊城管打人了,一边把城管推倒致昏迷,视频曝光

来源:四川在线、封面新闻、南方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柳州晚报 ID:gxlzwb

柳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 辑:王 莹

责任审核:邓国全

微信合作、洽谈请联系:17307722632(微信);领奖、咨询请联系:0772-5307075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xCrtHEBiuFnsJQVEB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