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意达天工境——读杨鹏飞己亥诗选《名到高时款落低》
郑志忠
读完杨鹏飞己亥诗选《名到高时款落低》诗词五十首,感觉真的是太美啦,诗句美、诗意美、诗情美,美美美,美不胜收!正如资深报人刘益清在朋友圈写道,“鹏飞兄律诗绝句,仿佛九鲤之水,涤尽尘埃,阅之有化外之感!一位宦海几十年的老领导,能有斯情怀,心心与壶兰山水同乐,颇令人羡之,慕之,亦悠悠慨之!”
杨鹏飞先生历任莆田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当时我在仙游县委报道组供职,他经常到仙游县下乡调研,我有机会多次在现场听他讲话,由于官阶的距离,虽未曾寒暄交流,但我从他调研中的言谈举止,感到他不但有实事求是的品质,还有远见卓识的能力,更有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和依恋,可谓是“跃马从头征万里,半程烟雨半程晴。”
杨鹏飞先生退休后,担任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主编《莆田市工艺美术志》,我是仙作的发烧友、吹鼓手,被聘为《家具卷》审读员,我们平时电话、微信交流,偶尔也有面对面的交谈,足见他对莆田工艺美术产业这一传统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倾注巨大精力和智慧。正如他在《细看沉香》诗中写道:“偕君共赴清风醉,拍案同惊世事奇。”
2018年,杨鹏飞先生担任莆田工美杯全国诗词大奖赛组委会主任兼评委会副主任,他热心开启了美丽莆田诗词文化的新征程,展示“匠心诗意·莆阳名邦”的风采。今年初,在“莆田工美杯”全国诗词大奖赛颁奖现场,在会后与他进行一次律诗绝句的交谈中,在他邀请我参加诗词笔会采风里,深切地感受了这位老领导诗心不老。从他的诗《莆田工美杯全国诗词大奖赛后感》可见一斑,“三百箭尖穿靶过,两千蹄兴敞声驰。行云意达天工境,驭律心雕不二辞。”
只有有诗心的人,才能领悟律诗绝句的意蕴和美感,才会有一种穿越千年的意会相通。不妨来一起欣赏他的《诗苑初行》,“欲带半生来此栖,蹒跚入境探蹊迷。招风枝上花相妒,翘首墙头鸟对啼。曾历雅声翻屉找,今观平仄占屏题。巷深门掩簪敲韵,露白月吟舟钓溪。倔犟谁同诗墨犟,整齐律比雁行齐。评人憾际词多掂,辨事明前笔慢提。还忆雨滋春翠绿,都随秋至叶黄凄。文章代有良才作,名到高时款落低。”
这首排律,十六句,上下可分四组,转结有序。虽无豪言壮语,惟有柔柔温情。诗人用“对啼”与“相妒”对仗,用画面感真切反映诗界现象。接着运用形象对比,凸显今朝平仄占屏题。接着写诗词很繁荣的具体表现,先说巷深闺房诗词,再说月下舟钓溪,可见诗词之普及,以及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融入。接下第三组四句,先写律诗的特点,古今诗人的个性,格律的工整严密,律韵的整齐规整。那么在这规矩下,诗词什么写?写到人之遗憾时,用词要多掂量;而写世事时,在没辨别清楚前,要笔慢提。最后第四组,前两句列举人间春秋两种景物,春色翠绿,秋叶黄落,道出大自然中任何事与人都按由初盛到转衰,不可能永久都是美好的。更何况作文作诗,人才代代辈出,这就要保持谦虚,越是名位高时,越要把名看低,也即款落低。这种情操更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潜流着的精神力量,需要吾辈细细的品味和传承。
杨鹏飞先生写故乡山水的律诗绝句,更是得化外云山气象,皆能澄怀濯心,匠心独运。诚如清人布颜图所言:“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且看他笔下的壶山兰水,喜读他的《望壶山》:“化云雨下三江涨,催马鞍前七邑雄。山若高时名自远,何妨八面要来风。”又读他的《访木兰溪源》,“云山天露化清涓,万卷千钟出此泉。相识似曾兰水畔,却闻名震九州巅。”由此,我想起《管子·牧民》一句话:“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无论做官还是写诗,都是竭尽全力,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展现的是文化自信,涵养的是家国情怀,竟是如此的有趣、有味、有情、有泪、有美、有画,真是美不胜收呀!
诗心不老,赤子情怀。鉴赏杨鹏飞先生的近作《重回石苍》,“地瘠乡偏志未贫,苍山复见长精神。松涛越岭连天碧,旭色穿林照瓦新。水净平湖生画影,车轻畅道踏青尘。炊烟处处皆相熟,何问谁家识故人。”记得他在《诗的备注》中写道,“余自十五岁起,为济家贫,常随挑杉乡邻,艰行百里入石苍,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历时七余载,足迹遍山乡诸村,熟悉其一川一壑。后于莆田市委副书记任上,首任金钟水库工程总指挥,复于市政协主席岗位,筹资逾二百万铺设通济川老区村之砼道,及村民急需之诸多设施。乃因与贫乡感情深厚,苦乐岁月常不绝于梦。”这首诗生动地诠释了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经历,只要有赤子心怀,生命热情,人生的故事就会精彩。
怀着这样崇敬之心,我再读他的诗《中秋翌日访金钟水库》,“水载清风连翠嶂,湖山百里不知秋。涟漪映日微微动,峰影随舟碧碧流。若讶林扬春气息,更吟波转美人眸。夕阳送客归西浦,月共松涛过坝头。”他曾经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最难忘是夜半时漫山卷过的松涛声以及伴随的粗溪苍水奔流的声音。偶尔在月明之夜,能听到隔山狼嚎的凄厉之声。这三声烙在他心里已几十年不忘。这种意境非常人所能理解的。
冰天之夜,诗人踩着前人的斜脚印挑着百来斤杉木,一步步艰难地挣扎着往山顶爬。半山腰偶有烧松油的窝棚,这是他落脚取暖的地方。由于辛累,往往近贴炉边倒地便睡,第二天爬上山顶时,脸鼻全是黑灰乌油,此时仰天一笑而已。因此他对这地方,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每每重逢时别有一番心头滋味!而这滋味而今充溢在诗词行间,亦让人悠悠慨之!
生命中的美,处处有诗意。用心欣赏鹏飞先生这50首诗词,你就会发现隐藏在平凡面纱下的美。当你沉浸在诗词的美感中,就不难发现心灵是有品级的,心灵的品级决定人格,决定品格,决定人一生的命运。这就是杨鹏飞己亥诗选《名到高时款落低》给人们的启示。祝愿鹏飞先生身健笔健,不断贴近诗词经典,把握精神命脉,传播时代新声,引领莆阳诗词歌者为莆田市角逐“中华诗词之城”争光添彩。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微信、微博、企鹅号、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