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她是后宫第一才女,荣封皇贵妃,历史上却被乾隆杀光三代

2019-10-10     清宫史话

《如懿传》中,乾隆后宫有一位才女,她素手弦音,只为博君一顾,一首琵琶语,冠绝六宫,惹得人人羡慕,这位被誉为后宫第一才女的便是贵妃高晞月。剧中的高晞月本是汉军旗包衣出身,因出身之故,依附于皇后富察琅嬅,没想到最终却成为嘉妃金玉妍的挡箭牌,落得一个被君抛弃的下场。

剧中的高晞月,虽飞扬跋扈,却也有可爱之处,骨子里还是一个希望得到圣宠的小女人。相比之下,似乎历史上的高晞月要更完美一些,她的原型便是乾隆后宫的慧贤皇贵妃。

关于慧贤皇贵妃的出身,乾隆后来给她写的祭文中有一句为“尔慧贤皇贵妃高氏,诞育名门”,可见高氏的家世比小说中要好得多了。据史料记载,慧贤皇贵妃祖上居住于辽阳,入旗的始祖名叫高名选,其后高氏一族一直在朝廷任职,一直到雍正年间,高氏的父亲高斌做到了河道总督的位子,正式宣告高氏一族跻身名门之列。

虽然高氏来自高官家庭,但毕竟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因此需要参加内务府的宫女选秀,不过,估计这也只是个形式而已,从后来的一系列安排来看,似乎雍正早就有意将高氏指给儿子弘历了。果不其然,高氏顺利通过宫选,随后以使女身份入侍四阿哥弘历。

据一些资料显示,弘历在继位之前,其身边的官女子有生育的记录,但也有子女夭折的记载,不知其中的官女子是否有高氏,总之,高氏的身体状况一直是体弱多病的,从这一点来看,有点类似于雍正朝的敦肃皇贵妃,是一个典型的宫廷版林黛玉。

虽然高氏一直未能如愿为弘历生下子嗣,但雍正似乎有意提拔高氏,或是出于对高斌的器重,于雍正十二年将高氏超拔为宝亲王弘历侧福晋,这就为高氏入宫后的位分奠定了根基。

乾隆继位后,高氏初封为贵妃,成为后宫仅次于孝贤皇后的内廷主位,此时如若高氏能够生育皇嗣,并一直保持健康,她登临后位的机会是很大的。然而,身居高位的贵妃高氏却一直未能如愿,这种状况反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她的身体。

乾隆十年,贵妃高氏旧疾复发,已是灯尽油枯之人,乾隆见状,立刻发布上谕诏封高氏为皇贵妃,仅过了两天,这位乾隆初年的贵妃便驾返瑶池了。随后,乾隆赐谥为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氏病逝后,她的家人也得到了提拔,比如说高氏的父亲高斌被调到京师,官拜大学士,高斌的儿子高恒(慧贤皇贵妃的兄弟)也被授予“肥差”两淮盐运使,就连高恒的儿子高朴也坐上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位子。

然而,一门的荣耀却使得高氏一族头脑发昏,做出贪赃枉法之事,如是,乾隆终于对高氏一门出手了。高斌被罚到工地上监工,最终死在了工地上,高恒和高朴父子都被处死,乾隆拿外戚开刀之举在一定程度上肃清了官场风气。

在这里,有人拿高氏一族的下场作为慧贤皇贵妃不得宠的证据之一是有失偏颇的,在国事和家事面前,清朝皇帝一向界限分明。比如说雍正朝敦肃皇贵妃的兄弟年羹尧被处死,难道就可以说她不受雍正宠爱吗?当然不是,从慧贤皇贵妃死后入葬帝陵与乾隆多次作诗怀念的情况来看,她在乾隆心中必定有很重要的位置。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清宫档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mZ2t20BMH2_cNUgxv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