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村村公交皆通衢
70年前,水乡柯桥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以水运为主、陆运为辅的交通格局;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建成,从柯桥到相邻地市,坐火车往往需要大半天时间。
近年来,蒸汽机发出的轰鸣声不再,内燃机的滚滚浓烟也消失了,每小时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渐渐退出人们视野,时速高达300多公里的高铁成为当下“主角”,一两个小时就能将柯桥与周边地市相连……
70年来
人们交通出行方式的转变
无不见证着柯桥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轨迹
1949-2019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进入21世纪,原绍兴县行政中心迁址柯桥,从此开始了一个从无到有、日新月异的县城建设过程,以柯桥为龙头的统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新高潮。
杭甬运河2007年全线通航;柯海线、福漓公路、柯海柯袍快速干线、杭金衢高速公路连接线、车竹公路、钱茅公路、钱陶公路等陆续建成通车;2007年正式启动萧甬铁路柯桥城区段高架改造工程项目,全长7.8公里;2017年,柯桥区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市)。
2018年正式运营绍兴市城际新干线,从钱清到上虞只需30多分钟,今年7月10日,绍兴市城际干线与宁波连通,钱清到宁波仅需一个多小时……
如今,作为开放、时尚的中国纺织之都,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成熟。
在城市道路通衢建设之际,乡村的交通也在发生着巨大嬗变。2017年,柯桥区积极响应绍兴市“村村通公交”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延伸公交线路、调整站点、新增公交线路等措施,全区最后10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村通公交”改造提升任务,全区251个行政村距离村委会或文化礼堂500米内的公交站点覆盖率达100%。
从2012年起,柯桥区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集全区之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5年来,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上投入达50亿元,形成绍大线、钱茅线、平王线等一大批美丽乡村公路精品示范线路。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柯桥区也紧追潮流。2013年,全长149.89公里的杭甬客运专线建成运行,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2014年1月,萧甬铁路柯桥城区段高架全线开通,结束城区南北阻隔58年的历史,柯桥区进入“高铁时代”。目前,杭绍城际轨道正在抓紧建设中,计划于2020年12月底全面竣工,届时“地铁”也将首次亮相柯桥。
融杭接沪,交通先行。在绘制杭州湾都市圈的发展蓝图中,近年来,柯桥区以培育杭绍城际铁路经济带为契机,合理优化铁路沿线城镇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拉近与杭州都市圈城市的时空距离,着力打造“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接轨沪杭都市圈的桥头堡”。
公路方面:柯桥区公路总里程数为143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数为1315公里,实现“村村通公交”,公共交通线路总数98条,线路总里程2219.2公里;公交车在营总数为699辆,其中新能源汽车677辆,占比96.85%;公交站点总数2071个。
水路方面:全区规划定级航道47条,计320.12公里,全区货运船舶115艘,47746载重吨,平均吨位415.18吨,客船24艘,总1012客位。
铁路方面:2013年,全长149.89公里的杭甬客运专线建成运行。2014年1月,萧甬铁路柯桥城区段高架全线开通;
地铁方面:杭绍城际轨道计划在2020年12月底全面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