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人群长期咳嗽咳痰要警惕!小心都是它惹的祸

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别不当回事,它正是慢阻肺的临床表现。40岁以上的人群,一旦是长期吸烟、活动后气促、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里“三者有其一”,就要警惕慢阻肺,需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位于目前世界上因疾病而导致死亡原因的第4位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此外,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不同,但并不代表支气管哮喘病人不会得慢阻肺,并且两种疾病发生在同一患者的概率并不低。

搞鬼的幕后黑手

导致慢阻肺的发病病因主要包括吸烟、粉尘污染、生物燃料污染(指的是柴草、木头、庄稼杆和动物粪便燃烧后的有害成分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以及营养状况等原因。

在慢阻肺诸多的危险因素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至少95%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并且在吸烟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会患上慢阻肺,而且吸烟者中患慢阻肺的比率在逐年增高。

严重气喘才就医?肺功能下降50%

慢阻肺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专家表示:“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经损失50%以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可以说是杀人于无形之中!

这是由于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隐匿性(“沉默”),公众对它的认识不足所致。大多数初次到医院就诊的慢阻肺患者中,75%以上已是重度15%左右是中度真正轻度患者不足5%。几乎不给医生留下治疗的时间与机会。所以慢阻肺的早防、早诊、早治格外重要。

天冷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

与心病、高血压患者一样,慢阻肺患者往往觉得“盛夏易过,秋冬难熬”,一到天冷时节,往往发愁呼吸一天到晚不顺畅。该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安心过冬?

首先是避免诱因。

1.避免粉尘吸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2.流感高发季节,可以定期去打流感疫苗。

其次是适当锻炼。

慢阻肺多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很多病人担心运动会加重自己病情,其实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做呼吸操都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使通气量增加,对改善肺功能非常有益。注意劳逸结合,亦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

再次是规范使用稳定期药物。

患者应遵医嘱坚持长期规范化的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提高运动耐力,防止急性加重,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jXdJW4BMH2_cNUg0E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