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洋塘村:防控不留死角 生产不误农时

2020-02-23   闽北日报

持续的战“疫”,在家猫过了元宵,农民的心都飞到田间去了。18日下午天刚放晴,光泽县崇仁乡洋塘村的田畈上就热闹了起来:烟田里的人正在赶着盖地膜,竹荪地里的人正忙着埋菌种,蔬菜大棚里的人正在播辣椒种子……

与忙碌田间形成对比的是:全村21个村民小组一片宁静。路上少有行人,各类车辆长卧不动,各家各户虽开着门,却门前没有成排晒太阳的,屋里没有搓麻甩扑克的、喝酒猜拳的,偶有走动的人也都戴着口罩。

这一动一静的乡村新景,是该村“防控不留死角,生产不误农时”工作思路的生动写照。

洋塘村地处光泽城司公路边,共21个村民小组、680户、2860口人,有耕地4500多亩。疫情爆发后,这个村就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村群众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役中。很快摸排出3户6名武汉返乡人员,并落实居家观察措施,村子的两端设下联防联控检查站,建立起“内防传播、外防输入”的防控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一过,“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农事紧迫感便在不少村民的心中一天天发酵:1000亩烟田移栽在即,300亩竹荪种菌迫在眉睫,50亩大棚蔬菜正值采售、育苗当口……

怎样做到防控疫情与备耕生产两不误?洋塘村的做法是:防控守住村口、路口、门口,生产因户施策、区分缓急。

村党支部书记林思明解释说,守住“三口”就是以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形式继续抓好防控系列措施到卡到路到户,做到不松懈不留死角。恢复生产的“因户施策”,就是将所有住户划分为留守和春节期间在家的两部分,落实分类防控措施。“区分缓急”即按农事缓急,如种烟、种竹荪、种蔬菜等属于“急”的产业,一过元宵就让他们按防控要求到户外从事生产活动,单纯种粮和从事果业、林业等可迟缓作业的就继续实行居家防控措施。

春天是“土地下蛋”的季节。湖边组的雷金发正在烟田赶盖最后一丘地膜。他家共种了18亩烟,本来初六就该下田的,可新冠肺炎疫情来了。为保小家和大家,连家门都不能出,雷金发心急啊!还好元宵节一过村里就将烟叶、竹荪和蔬菜的三个产业放开生产。雷金发说:“大家也有经验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换衣等,不能顾此又失彼哟!”

邱盛林 熊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