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建瓯华宇竹业有限公司门口,一辆辆满载竹地板的大型货车接连驶离厂区。即便是在今年疫情背景下,企业国内订单也取得增长15%的业绩。眼下,企业每隔三四天都要这样大批量发货,尽管开足马力生产,仍有6亿元订单未完成。
华宇竹业销售形势为何一片大好?近年来,借着建瓯科技兴竹、兴竹强市的东风,华宇竹业积极进行技改,靠着过硬的质量,在市场上立住了脚跟。
“虽然通过深加工,每平方米的竹地板可增值15元以上,但是企业体量不大,话语权在别人手里,寄人篱下的日子很不好过。我们认识到,不能光走吃资源的简单路子,要走精深加工之路,让竹产业的链条不断延伸。”华宇公司负责人郭学婢说。
华宇开始尝试往竹地板成品和半成品发展,自己来做终端产品。一方面,与浙江安吉“标准化竹地板生产技术”项目对接,投资600多万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竹地板成品生产线。紧接着,公司又出资800多万元,收购建瓯规模工业企业——雅风竹木有限公司60%的股份,年产各类竹地板坯100万平方米,稳稳掌握了上游的半成品供应。
竹地板厚度一般在几毫米至十多毫米,可是就在这毫米之上,华宇将细节做到了极致。市场上消费者偏爱实木,无非是因为木头的密度高于竹子,更结实耐用。但是,华宇积极进行技改后,推出的重竹系列地板,却以“竹”胜“木”。“经过去青、炭化、浸胶、压制等工序,然后制成方料,一般竹子的密度为0.65,但是重竹密度却达到1.1,这种密度只有高端木材才能达到。更难得的是,重竹对竹子利用率能达到九成, 而普竹只能达到六成。”郭学婢说。
华宇还有一项“杀手锏”,就是胶水。依托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的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团队,2013年6月,公司建立了华宇竹业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在张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华宇集团主要完成了“高密度重组竹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和“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两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而后者就是企业的独家秘方,用低醇胶水粘起来的地板大大降低了甲醇释放量,达到了国际认证要求,有了欧美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在竹原料的碳化干燥过程中,一般企业按照国标含水率多在6%至12%之间,但是华宇却精益求精,控制在6%至10%之间。含水率越低,竹材就越不易变形、开裂。
去年开始,华宇更是大胆探索,不用竹木,而是用石粉加上聚乙烯脂等配方制成地板。郭学婢介绍说,这种新型环保地板既能解决竹木地板受潮变形问题,又完全不用胶水,解决了污染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竹”下。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让华宇与世界最大的石塑地板采购商美国SHAW公司等全球60多家客户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去年,华宇集团年产值10亿元,税收4000多万元,在国内竹地板企业中排名第一。
来源:闽北日报(魏剑生 叶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