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不一定对身体好,可能会加重身心负担,喝水需掌握正确方法

2019-07-31     羊爸爸育儿

有一个说法,每个人1天至少要喝8杯水,这个说法,其实不是挺靠谱的,喝水要结合自己的需要,慢慢喝,小口喝,不强迫喝,才能养人。

中医认为喝水应该不渴不饮,意思是,完全不渴的时候喝水,对身心都有负担。很多人在不想喝水的时候喝水会感到恶心,腹胀,食欲下降等等。

有个词语叫做【君子不器】,在喝水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不应该把身体当做一个固定容量的容器,并不是到一定的时候就需要添加水和食物,要看身体当下的运行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添置水和食物。

不渴不饮里的渴字,其实有一点歧义,因为渴这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拼命找水的状态。因为古人对身体的观察极为细微,所以古人说的渴,其实是一种微微的渴,也就是一种“喝水的时候,身体不抗拒的感觉”。

若是到了极渴的时候,那已经是津液缺的太过了,那时候再喝水就有点晚。

中医又说到,饮必温,以及,小口慢之。

有一次我连续运动了两个小时,口舌燥热到几乎要钻进水缸里,于是端起一大杯温水一饮而下。接着我去到外面办事,仍旧觉得很渴,没有带水,一直忍到回家,又端起一杯水一饮而下。

之后,我感到胸口憋着一口气,几个小时里都明显感到心肺的压力,头晕,没有力气说话,想必是水饮堵在了心肺,下不去。后来就马上弄了一些花椒酱含在嘴里,温热了中焦后气开始流动,打了一个嗝,非常大,吐出来十几口痰,这才舒服。

对于刚刚大量运动过的人,牛饮,不仅容易伤到肺,而且,并不那么解渴。

因为我是一个脾虚也心虚的人,所以比较容易能够感受到水的阴的属性。在夏天,气血在外,中焦很虚的时候,喝凉的水,冰镇的水,我的胸膛会第一时间感到凉,对于我来说,是不舒服的。反过来说,如果在夏天在我口渴的时候,喝热水,我的胸腔第一时间会感到暖流,同时,我会感到这样的暖是舒服的,而且是我需要的。

所以像我这样虚寒体质的人,在口渴的时候,在津液匮乏的时候,喝热水,或者喝姜枣茶,有一定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因为热水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水的阴的性质,所以更容转为津液,也就是,更容解渴,不需要喝太多,就足够了。

江浙人在方言里,对于不同用途的水叫法是不同的。喝的水叫茶,洗脸的水叫汤,不管有没有茶叶,是热还是凉,只要是喝的,就是茶。其实喝水就应该像喝茶那样喝,小口喝,慢慢品,咽下去。

有一次我身体很疲劳,我知道津液处于亏损的状态,需要喝水了。当我想到杨爸喝水的画面的时候,我也尝试着学着他的样子这样喝水,一小杯水,分10口喝,每次喝一口,在嘴巴里略含一口,只是浸润到整个口腔,然后濡濡咽下,停顿一会再喝下一口。

喝了一小杯之后,我感觉到,身体的疲惫感消失了,口中不燥了,情绪也不烦躁了。我感叹到:原来这就是“小口慢之。”

我们在局促的时候容易用喝水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和紧张。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约了看电影,距离开场还有两个小时,我们就找了一个地方等待,叫了一壶茶,因为没有话题,为了避免尴尬,我们两个人就一直在倒茶,喝茶,倒茶,喝茶,上厕所。两壶茶喝完,我们的身体并不舒服,现在想起来很好笑。

如果下次我们再这样,那我会告诉她:

【喂,既然咱们没什么好聊的,那咱们就各自看书,或者看看马路上的车,不说话。也不要勉强傻笑。】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津液,来滋养身体的运转。这些津液来自于我们所吃的食物,汤,水,充足的睡眠,这是物质的层面,还需要的是我们如何使用这些食物,汤,水的技巧,如何去睡一个安稳的觉的技巧。

此外,更需要的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保持一种安心的,坦诚的,不造作的,松弛的状态,因为这样,我们才会第一时间知道,身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不需要。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e6GRmwB8g2yegNDLf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