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回暖,鱼最容易得这种病,你注意了吗?

2020-02-13     水产养殖小贴士

每年开春水温开始回升的时候,鱼也喜欢游到水的上层来,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发生水霉病

首先我们一定要知道水霉病有什么症状。水霉病的典型症状就是长毛了,当你看到鱼身上白毛时,已经证明这个病得了很久了。

什么是水霉病?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现已发现的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水霉菌的繁殖方式是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水霉孢子在自然环境大量存在,对环境耐受性极强。在水霉发生的季节定期杀灭水体水霉菌孢子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什么时候发水霉病?

水霉病多发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当水温低于20℃时易感染此病,其最适繁殖温度为10℃-18℃,水温高于28℃才能抑制孢子繁殖。水霉寄生初期,肉眼看不到症状,当肉眼可见时,营养菌丝已深入肌肤,外菌丝向外生长呈棉絮状物附着在鱼体上,内菌丝向内深入肌肉。

发生水霉病的原因有哪些?

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寄生虫感染,寒冷天气引发鱼体冻伤等使鱼的皮肤受伤,伤口被霉菌孢子侵入而感染。另外冬春季塘水过于清瘦,鱼体极度饥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也易感染上水霉病。没有在水霉菌繁殖旺盛的季节定期杀灭水体水霉孢子,水霉大量繁殖引发水霉病。

水霉病对养殖动物的危害大吗?

水霉菌代谢产物能分解鱼组织,随着水霉的生长,病鱼患处腐烂加剧,使其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极度消瘦,最后瘦弱而死,给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在发生此病时会导致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性感染,如随后出现出血病、烂鳃病等的症状,要同时使用其它药物做好上述病症的后续防治,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如何防治水霉病?

水霉病一旦发生很难治疗,因此减少水霉病造成的损失重在预防。

1、清塘除去池底过多淤泥,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

2、预防水霉病发生重点是抢在病原菌大量繁殖前(水温升到10-18℃前)采取措施,及时杀灭水体水霉菌。杀灭水体中的病原真菌

3、捕捞和运输中要小心操作,器具要避免和鱼体的剐蹭,鱼体受伤要杜绝进入鱼塘。

4、做好寄生虫杀灭工作,防止寄生虫(如车轮虫、指环虫、中华鳋等)对鱼体造成损伤,被水霉孢子侵袭伤口。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乐畅桉树精油进行寄生虫的防控,阻断寄生虫传播。

5、提前使用增强鱼体免疫力的产品,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和排毒,修复肝脏损伤,提高自身免疫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dT_QXABgx9BqZZIfX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