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宏观
8月新房找房热度回升,二手房挂牌量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新房找房热度继续回升,环比上涨4.3%,其中,一二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微涨,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涨7.2%。就城市排名而言,靠前的多为三四线城市,前六位分别为衡水、昆山、保定、惠州、徐州和银川。在二手房市场方面,数据显示,新增二手房挂牌房源量环比下跌4.8%,其中深圳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下降最为明显,达到13.9%。而在房价方面,受调查城市的新房在线均价和二手房挂牌均价都有小幅度的上涨。
7月份以来多省市相继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楼市降温。下半年,房企降负债将是重要调控方向,预计会有更多政策围绕降杠杆、保稳定层面出台。
来源:经济日报
市场观点
房地产行业瓶颈期已到来,资金链风险被放大
随着房企融资管理“三道红线”的渐行渐近,房企的发展之路将更加艰难,尤其是中小房企。一旦新政落地执行,中小房企将面临重大调整,但凡触及一条红线,有息负债就将受限,资金难以周转、发展不下去了,便只能与其他房企合作或是面临被并购的命运。
业内人士表示,确定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条红线”意味着未来房企有息负债的增长将进一步受限。在三项指标的约束下,房企若想维持融资端的扩张速度,需要同步提高销售及回款的速度,保证经营性现金流充沛,而非长期依靠“借新还旧”维持资金周转。融资条件收紧,叠加稳定房价的背景之下,房企要保证有足够的流动性应对债务到期压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
行业动态
前8个月19家房企跻身千亿,疫情后马太效应增强
进入第三季度,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销售强势恢复,前8个月销售额再攀新高,销售额超千亿房企已达19家,数量与去年持平。从2020年上半年业绩来看,28家代表房企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值分别为16.1%、3.6%,总体来看房企正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
2020年前8个月,TOP3房企中碧桂园5293亿元、中国恒大4501.4亿元、万科4385亿元,合计金额超1.4亿元。其他梯队的多数公司上半年业绩仍实现稳健增长,但仍有超过1/3房企处于利润下滑通道之中。随着下半年融资的局部调控,以及“三道红线”为房企融资端管控敲了警钟,高负债房企将面临降杠杆挑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地方政策
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让60%市民住进公共住房
继“7·15”楼市调控新政发布一个多月以来,站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节点的深圳将以何种思路与方向搭建其未来的城市住房体系,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近来,深圳官方再次向外界传递了建设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信息。8月28日,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局长张学凡公开演讲透露,深圳要学习新加坡,未来深圳的住房比例是“六比四”,目标是让深圳60%的市民住进公共住房,为此将加大住房供应,推进大规模住房建设。
目前深圳的实际情况是70%多的人仍然居住在城中村,人均住房面积也在国家和广东省的最低标准线之下;住房供地严重不足,住房只占土地供应的22.6%,之前的供地计划常常不能完成。未来,深圳将展开成规模的建房行动,分别由商品房和公共住房两大块组成。相比之前,深圳在公共租赁住房方面的新目标是110万套,为此每年将建设1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补齐5-8年的短板,人均住房面积也将从现在的27.8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并继续稳定房地产市场,让市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来源:财经杂志
购房指导
法拍房低至五六折?当心掉进清场、税费坑
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的减弱,上海的法拍市场正在复苏。根据资料显示,5月份上海法拍住宅房合计成交110套,较4月上升约44%;7月份成交172套,较6月上升约72%。所谓的法拍房是指法院拍卖房产的简称,即遭法院强制执行拍卖的房屋,其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国家没收、财产无主而产生的房源。法拍房因为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格,在一些城市又没有购房资格的限制,近年来受到不少购房者的青睐。
那么在购买法拍房时都有哪些注意点呢?首先是清场交付问题,即将拍卖的房产交付给买受人,这也就涉及到能否顺利收房关系到,能否取得房产的使用权。但在实际操作中,法拍房或多或少都可能遇到后续的法律纠纷。其次是过户和税费问题,一般情况下是税费各付,买受人只需要承担契税,原房东承担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及印花税。但在个别法拍房的上拍公告中,也会有“税费全部由买受人承担”的情况,这就会产生很大的成本。为了避免出现法拍房过户难的情况,购房者在拍卖前要仔细阅读上拍公告,确认税费负担情况,最好能够查询房产历史交易记录和产调信息。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