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猕猴桃的行情不好,果农太难了!有位果友说,如果今年连冷库都赔钱的话明年就要砍树了。看到这样的局面,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啊。消费者埋怨果难吃,不敢买,说过硬软不了!等软了就不能吃了。不知道这几年果农是怎么搞的!果农埋怨价格低,卖不出。猕猴桃是如何走到了今天这样的困境呢?
货架上的猕猴桃
就像我们前面的文章所提到的,其实我们中国这个猕猴桃市场是足够巨大的,我们人均消费猕猴桃的量还远远不足,一方面盲目扩种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供应压力,另一方面低质果流入市场,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内猕猴桃的信心。而低质果主要是管理不善和早采造成的。千里之堤都能毁于蚁穴,更何况是建立在人心之上的口碑呢?稍微与人心的预期不符,都是一场平地而起的龙卷风,这块碑距离被拔地而起,被吹倒的日子还有多远呢?不远的。
口碑的建立过程,很像多米诺骨牌,搭建的时候很难,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推到的时候只要轻轻一碰,哗啦啦全倒下。是谁碰倒的?谁是罪魁祸首?谁是那一锅汤里面的老鼠屎?是你?是邻居?还是某个陌生人?
也许,存在这样一批人。今年天气不好,果园没管好,又或者是猕猴桃种植新手,今年第一年投产,果子质量不行。有果商来收果了,价钱一谈,对方说这果子品质不行难卖,给你开了一个低价,你一想,觉得卖出去得多就亏得少,就答应了。那这一批果就流入了市场,就会伤害到低端市场的用户。不要觉得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不会掀起大风大浪,只会泛起涟漪。要知道蝴蝶扇一扇翅膀,是会引起龙卷风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是很大的,在这部分人群中,可能很多人没有吃过猕猴桃,看着价格便宜就买来尝尝,如果他们的体验感好,那么这一批用户就培养起来了。但是低质果,会直接给他们留下一个很糟糕的第一印象,这就是一锤子买卖,没有下一次了。
对于果园管理不当的果农来说,让低质果流入市场不是他们本意,初衷是为了不赔钱,好像不能从道德角度去苛责什么。但是对于早采的果农来说,让未熟的果流入市场却是他们本意,初衷是为了多赚钱。他们可能会想,我不早采别人也会早采,我早采就能多赚一点,市场过于波动,晚了也不知道市场好不好。这有点像囚徒困境,因为自己的这点“小聪明”而损害集体的利益。对于这部分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指责他们。这一批果一旦流入市场,伤害的大多是高端市场的消费者,他们有能力去购买,有意愿去购买。但是当他们发现这么贵的果,居然那么难吃,不如直接去买新西兰的。
面对今年的行情,大家不要太悲观,请专注自身,把自家的果园管理好!我们发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自暴自弃。想告诉大家的是,发财梦要醒,做人要清醒,才能把发财梦变成发财!大家可以看看苹果的发展历程,极具参考意义。苹果瑞雪去年在地头的收购价达到10元一斤,运到深圳卖到80元一个!但同时也存在一个情况,有些品质差的苹果几毛钱都没人要。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说明什么?说明差的越来越便宜,好的价格越来越高,猕猴桃也会是这样的。
所以,重点来了,猕猴桃冬季有哪些管理要点呢?说来说去,主要的还是那三点,分别是冬剪、清园和防冻。
猕猴桃冬剪要等到猕猴桃进入休眠期之后,也就是从落叶后10~15天开始,大约从12月中旬开始至来年立春前结束。眼下这段时间就是猕猴桃冬剪的好时候,如果还有朋友没冬剪,那可以抓紧时间了。冬剪主要修结果母枝,把枯死枝、细弱枝、病虫枝、重叠枝、分叉枝、没有利用价值的根部萌发枝和没有培养前途的徒长枝、发育枝等剪掉。修剪后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采用一次性留长枝和长放的方式,每株留6~8个枝。
清园就是对果园进行一次大扫除,把病虫害的老窝一锅端。这项工作安排在修剪之后进行,这样能把剪下来的枝条一起清理掉。除了常规的清除枯枝、落叶、枯草外,还要把猕猴桃主干上的翘皮刮掉,以免让害虫藏在里面过冬。在刮树皮的时候要注意了,别损伤木质部,也就是你轻轻地把翘皮刮掉,看到树皮红红的就收手吧,别把白色木质部都刮到了。刮好翘皮之后,就可以对树干进行涂白了。做好这3项工作之后,开始使用药剂对全园进行喷雾,可以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的时候要不留死角,从上往下喷,喷到枝条有药液流淌,要把猕猴桃枝干、地面、立柱、道路、渠边等都要喷到。
对于猕猴桃防冻,主要做好覆草、培土。可以先用稻草把树干包一圈,再裹一圈塑料膜,这样的防寒效果会比较好。不过如果果园比较大的话,就不好操作。建议直接在果树行间覆盖稻草、秸秆。根颈培土的厚度为30公分左右,等到第二年春天化冻之后要及时撤掉。此外要时刻留意天气预报,如果预报有寒流,要及时喷防冻液或者熏烟。对于枝条上的积雪也要及时处理掉。
放眼每个行业,优胜劣汰是必然,把猕猴桃的质量提上去,是我们果农朋友必须要做的事情。送给大家一句话:做难事,必有所得。大家加油吧!祝大家明年有个好收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猕猴桃冬季管理技术,可以使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进行搜索。具体步骤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