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下午,马伊琍文章同时发表“离婚宣言”。
文章说:吾爱伊俐,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
马伊琍则回应: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此时,距离“周一见”已过去整整五年。
当年,当所有人在替马伊琍感到不值时,她轻轻一句“且行且珍惜”,包容了文章的一切过错;现在,当所有人在为她家庭事业两平衡而纷纷叫好时,她大方分手:“往后,各生欢喜”。
网友纷纷感慨:
“终于离了”
“且行且珍惜,终于还是没留住....”
“终归破镜难再圆...”
唯有一条高赞最戳心:“离得好,他早就跟不上你的脚步了”。
时间往回倒两年,马伊琍的原谅是真的原谅:她微博时常会po出文先生与女儿共同练字的合照,也会支持“小文导演”的新电影;甚至她为了丈夫的事业,亲自出演对方导演的电视剧《剃刀边缘》。
我们相信,那时候爱依然存在。
她与文章的这段婚姻,在网友的见证下经历过重伤的痛苦,也经历过“浪子回头”、再次求婚的甜蜜。
然而,步入不惑之年后的马伊琍,刻意减弱了情感生活的亮相,却开始在个人道路上开挂:她完美演绎《我的前半生》当中的罗子君,一举斩获白玉兰最佳女主角;
她主演电影《找到你》,诠释失独母亲的悲苦,迅速把华鼎奖收入囊中。
最近,马伊琍在平台上发布一篇叫做“写在四十三”的文章,配图是早起睡醒的自己:眼罩的压痕若隐若现,难掩疲惫,皮肤上有斑还有些许油渍。
她写道:“这一年无数银幕上的女性角色都在用未加修饰的脸庞展示岁月之美和内心力量,生来不惧的我,又何需抵抗?
你们,喜欢的是我的灵魂,而不是修饰美颜,去伪存真,留一张干干净净的脸就好。”
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她的生活态度:这段婚姻的结束,与其说她是在为文章的出轨而介怀多年,我更相信她不是原谅,而是“算了,我已不在意了”。
情商高如马伊琍,在步入四十岁之后,越活越通透,每一步都在写着:婚姻不是她的催命符,事业才是;面子不是她的催命符,舒服才是。
这,就是40岁女人的中年叛逆。
01
“中年叛逆,是为了寻找自我”
在世俗的眼光中,到了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情。
尤其是中年人,经过了数十年的岁月洗礼,他们理所应当沉着冷静、务实世故,要尝试习惯向现实妥协。
而女人,在婚姻开始之后,把自己画成一张饼状图,将丈夫、双亲、孩子的比重逐渐扩大,将“自我”逐渐缩小。步入婚姻生活意味着,大多数女性重心偏移,停止成长,更别提叛逆了。
刘敏涛就是这样的例子。
作为一个标准女性,她按部就班地走着读书恋爱结婚的固定路线,在出演《倩女幽魂》之后迅速隐退步入家庭,与丈夫维持了七年异地婚姻。
但是,这段感情没有因为刘敏涛的付出和退让,而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37岁时,她离婚了。
至今再回首,她说自己“离得好”。
因为多年来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拥有想象中的幸福,反而让她在可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苍白又干瘪。
于是她开始复出接戏。虽然在流量当道的年代,她只能饰演一些“妈妈辈”的人物,但个个出彩:《琅琊榜》中足智多谋、隐忍大气的静妃;《伪装者》中柔中带刚、霸气侧漏的明镜;《声临其境》中一气呵成的独角戏;《我不是演员》中一个个经典片段……
她说:结婚照上的明媚笑容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表情,在婚姻里,我渐渐活得面目全非。
在权衡之后,我决定舍弃不适合我的婚姻,不如做我自己,让我在生活中冒险,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现实中大多数的我们,在接近不惑的年纪,是惧怕改变的,我们仿佛被家庭绑架:
“折腾这些干什么呢,都过了这么多年了...”
“还能有什么变化,安稳工作带带孩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家人平安,日子安逸,要那么多大追求不如脚踏实地的。”
她们以为,自己已经拼尽全力地在生活,却永远不去探索自己还能再做些什么。
是不是在舒适区里待久了的女人,都提前步入了“更年期”,都忘了这个世界随时可能会淘汰所有不成长的人,哪怕你年过不惑。
02
“中年叛逆,是为了在婚姻中彼此更好地携手”
我有一个朋友是二胎妈妈,为了养育孩子,她辞掉工作,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全部联系,每天的生活就是“灶台”、“孩子”与“老公”。
在偶尔闲暇时,她会想起自己年少的写作梦,但是已经很难实现了。
因为她总是那么忙:她报了写作培训班,今天要接孩子,听课还是等一等;明天老公要出差,写文作业拖一拖;入夜了,觉得好累,一切事情干脆明天再说。
眼看着零基础的同期同学出爆文了,她安慰自己:我也尽力了。
就如同《我的前半生》中马伊琍所饰演的罗子君,前半生享受着一双定制鞋几千块,各种首饰衣服的精致生活,却在失婚之后一无所有。她哭着说:陈俊生要我不要工作,养我一辈子的。
可是,哪个男人会把妻子永远当做二十岁、随时撒娇需要安慰的、随时需要小粉红的少女去呵护一辈子呢?
一辈子那么长,背负自己的成长已是不易,又为什么要背上你的?
你不愿意成长,当跟不上伴侣的脚步时,你又要拿什么说“我曾努力过”。
所以剧中,陈俊生选择了更加温柔体贴、与他势均力敌的凌玲,尽管凌玲不漂亮,甚至在看客眼里有点绿茶婊,但事实就是:在婚姻当中,两个人是彼此的服务员,谁也不是谁的依附品,谁也不是谁的包容者。
《我的前半生》中颇受争议的凌玲的扮演者吴越,在生活中也活得非常叛逆,总是素颜出现在路人的镜头里,参演自己喜欢却不赚钱的话剧,想要撕掉老好人的标签就干脆接了“小三”这个角色。
她不愿将就婚姻,拒绝营销,生活淡然,从容变老。生活沉淀给她的是更多光芒,而不是变成老太婆。
如果每个四十岁的女人都停止生长,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研制出红斑狼疮的屠呦呦进敬老院安享晚年了;
写出《金陵十三钗》的严歌苓带孩子去了;
美国前国务卿赖丝干脆就依然活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区吧。
……
这就是停止生长后,女性的生活。
03
“中年叛逆,是撕掉定义,找回自我”
2015年,张泉灵发文从央视离职,她被笑侃:叛逆期来了,更年期还远着呢。
在所有人并不看好的前提下,张泉灵自学投行,创立了紫牛基金、参加奇葩说……
她频繁变换着自己的身份,成为了中年叛逆的标杆。
最近,她在接受《boss说》媒体采访时,被问到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再次叛逆了:“这是偏见,为什么你们不问男性企业家这个问题呢?”
蜜芽的创始人刘楠也曾被问过类似问题,她很无奈:“为什么女性企业家就不能够跟大家谈用户增长或者利润呢?”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中年叛逆”越来越少的原因:许多女性被拉入了“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旋涡中,当她们专心照顾家庭的时候,舆论要求她们独立;
当她们想要成长时,偏见又在讽刺她们不了解生活。
其实,成长与生活从不冲突。
《上海的金枝玉叶》中,女主人公是曾经蜚声上海的名媛郭婉莹。
因生活条件的优渥,在二十多岁之前,她几乎十指不沾阳春水。
然而,当她意识到自己需要背负更多责任的时候,她迅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她能够用铁丝烤出焦黄香甜的面包,也能够在改造营苦中作乐。
年逾八十岁,她还在积极地学习,参与学校及电台的英语教学,她培养的一子一女都有杰出的才华。
生活或许可以如蚁,但成长能让她美如神。
时至暮年,她依然发丝不乱,旗袍整洁,对历史或世事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不论什么时候,不要折断自己的翅膀,也不要将所有希望压在别人身上。
《银河补习班》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靶子,如果没有靶子,每天拉弓也没有用。
中年女人,大多以家庭为靶子,永远没有自己的靶子。
40岁女人的中年叛逆,就是“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如果你没有想做的事,连“自己”都失去了,你还有什么呢?
04
闺蜜的母亲,“离家出走”一个月了。
她给女儿发回在拉萨旅行的照片,50岁的她蹦得老高,笑容像个孩子。
真正为自己而活,就会发现,叛逆是需要力量的。
言听计从不需要过脑子,我行我素才需要准确的判断和勇气的加持。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懂得保持距离,懂得享受自我。
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对手里拥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因而为未来的诸多不确定而莫名烦恼,错过美好。
四十多岁的女人,知道凡人和事,没有永恒不变,一念阴阳。
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时光。
人的一生,满足别人的期待很难,能做到不辜负自己,已经很足够。
中年的叛逆,是在时间沉淀之后,对自己的人生拥有掌控感。
正如刘敏涛所说:四十多岁的我,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遥祝刚刚开始中年叛逆的马伊琍,以及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一切都好,活出自我。
-END-
作者简介:半碗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