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不一般,中美贸易战陡然恶化,美国气急败坏,四处惹事的同时,中国正在有条不紊的推动改革进程。重磅消息:8月25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调整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自2019年10月8日起施行。
只要关乎到房子,就能牵动国人的神经。毕竟,在中国,没有什么问题比房子问题更能让人提起兴趣。
比如国内引起广泛讨论的经济难题:近半数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问,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面对高房价,广大居民一边叫苦不迭,一边不忘调侃楼市,自我释放压力。央行这次个人房贷利率的政策调整自然会引起广大居民的关注,新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由央行发文可知,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后,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也需从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
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其中:
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这意味着过去及现在部分城市还存在的首套房利率降至基准以下的“打折”情况将难以再现。
很多网友表示看不懂,究竟是几个意思?对个人贷款到底什么影响?
这么来说吧,目前房贷利率的基准利率是4.9%,在此之前,个人买房的贷款利率都是按照基准利率来上浮或打折。比如首套按照基准利率,二套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等。而今后,央行将推广运用LPR,银行在各类贷款中都要运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包括房贷。
所以,今后需要贷款买房的人需要多关注LPR的变化,毕竟这关系着贷款利率,当然,全款买房的完全可以忽略。
举个例子,说的直接一点,目前的基准利率是4.9%,LPR是4.85%,LPR是低于基准利率的。如果是首套房贷,按照新政策,贷款利率在目前来看是降低了。
如果现在贷款300万买一套房。按照原先的基准利率4.9%算,300万贷款30年,一个月要还1.592万元。如果严格按照LPR最新的数据4.85%算,一个月要还1.583万元。也就是说,每个月节省100元,一年节省1200元。
说白了,就是执行市场化利率,贷款利率比之前变低了,买房成本变少了。这么来看,是利好房地产了?
其实也不尽然,虽然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在新规下确实降低了,但是差别并不大。而且央行对于房贷利率机制设定了下限。在新机制下,如果按照目前的LPR,首套房贷利率就不能低于4.85%。二套房贷利率则是加上60个基点,不得低于5.45%。
首套房贷款利率确实略有降低,但二套房贷最低利率却将由5.39%上升为5.45%。二套房贷款利率却上升了,这一降一升,明显能看出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意图,满足刚需,抑制投机,坚持“房住不炒”。
实际上在市场中,房贷利率已经不低了。今年7月份只有上海的首套利率为4.84%,低于4.85%,35座城市的平均首套利率则为5.44%,显著高于4.85%。
二套房方面,7月也仅有上海(5.42%)、天津(5.41%)两个城市低于5.45%,35座城市的平均首套利率则为5.76%,同样显著高于5.45%。
现在的新政策,给了房贷利率一个下限,可以理解为下行有限,上行无限。并非像网上有些解读那样,说新政策是给房地产降息,利好房价。
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二套房房贷利率可能会呈现上升趋势,对房地产市场销售将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刚需买房的其实不用过于担心,但是购买多套房进行投机的,以后的日子不会像之前那样好过了,毕竟利率调整只是其中一步,国家对房产市场已经下定决心整治,让老百姓都能住得起房子。
欢迎关注钱耳朵头条号,这里有幽默的财经故事,业绩过硬的基金理财,专业的家庭财务规划。
扫码关注,即可免费获得“八节课,帮你完成家庭保障规划”,已关注用户可直接到专栏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