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
问:该如何评价人类的第一期文明?
答:随着人类对存在认识的全面展开和全面深入,特别是一些科学发现给人类对存在的认识和自身的认识打开了新的思路,人们已经逐渐从唯物观以及唯心观的围困中走了出来,人类的认识面临一次质的飞跃。而种种迹象表明,第一期人类文明依据的生存理念已经苍老腐朽、破绽百出、难以为继,第一期文明的末时效应已经显见,很快就行将结束。不过,尚需在盖棺论定之日,人们才会对当下的第一期文明作出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问:当下的生存理念及文明形态只是人类的一个暂时性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有什么意义?
答:当然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建立了人对事物的初级认识,对所有感知到的事物给予了命名和定义;二是认识自身并觉悟自己,并建立了人与事物的密切关系;三是初步建立了人与存在的相对关系,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存在历程。总的说来,人类一期文明为人类高级阶段的存在打下了全面的基础,没有人类的一期文明,就不会有人类的二期文明。正因为生存时期的尝试,才使人类高级的感知时期有尽快开启的可能。特别是人类在生存时期遭遇的所有问题和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构成了第二期文明的强大推动力和珍贵的历史经验,更是人类二期文明的可用资源和宝贵财富,人类付出的代价不会流失,它们将成为二期文明的坚固基石。
问:二期文明只能建立于一期文明之上吗?
答:这两种文明可以不发生任何关系,但那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人类事实上已经只能在一期文明之上建立二期文明,所以,两个文明的关系是传承关系和替换关系,两者的转换过程既非常密切又非常复杂。特别是处于转换时期的人类更是特殊,可以说是既尴尬又伟大,尴尬是人们将处于两种文明逻辑之中,难以转换和难以适从,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极为特殊的体验过程,对人将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但转换时期是一次纪元性质的跨越,这时期的人类处于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具有开创性的使命。这时候的全人类都具有先驱性质,要建立全新的三观,要开启全新的生活方式,要尝试全新的感知体验,要处于从未有过的人际关系中,要构建美好的心理心态,要成为全人类第一代感知者……可以说,这时期的人,全都是伟大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承担着开创新纪元的伟大使命。
问:具体到每一个人,怎么是伟大的人?
答:首先,在跨纪元的交替时期,每个人都在接受从未有过的考验。当完全不同于既有认识和既有观念的感知理论一出现,获悉者就得开始作出选择,是认同并接受感知理论,还是拒绝接受这些全新的理念,或者是麻木的视而不见,继续已往的生活。这个选择的进行,关系着新纪元全面开启的时间,所以每个人的态度都非要重要,它关系着还要继续下去的人类的历史进程。

问:人们凭什么进行选择?
答:人是不可能对生存理念和感知理念进行选择的,这两个理念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人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内容的,人们要选择的是具体的三观,以及对待生活、对待世界和对待自己的认识立场。当感知论的观点一出现,就会促使个人做出思考与判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除了从不思考的懵懂之人以外,大多数人会不难得出结论。其实生活一直在等候着人们的思考结果,因为生活一刻不停地在继续,人们必须做出行为选择。
问:在这个过渡时期,也就是生存末期,人们是不是普遍有选择困难症?
答:正是如此,这是个矛盾集中期和冲突爆发期,但却又是思想真空期,过去已有的观念与思想已疲态尽显,难以为继,人们的怀疑情绪普遍存在,人们不但不再笃信事物的真实性,也不再相信自己的可靠性,这其实是非常不确定、不稳定和不可靠的阶段,这是异常危险的,人们悉心构建的意识形态有可能一朝崩溃,在这种一切待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浮躁情绪显而易见。
问:人们热衷于传播奇闻,都在期待着意外发生,是吧?
答:这正是思想真空期的典型表现,这个时期发现特别多、异象特别多、耸人听闻特别多、奇思怪想特别多……人们一惊一乍地发现了什么几维空间,发现了人是被设计的程序,发现多层交叉的世界……人们普遍寄希望于科学技术,指望它掲出什么惊天秘密来,一朝扭转乾坤。人们还似乎忽然间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理性,重新发现老子、孔子……等等文化偶像,特别是重新发现了王阳明,一时间王阳明热得沸腾,人们在还搞不懂或不想搞懂唯心主义的前提下,把王阳明供到很高的位置,但又不知道用他来说明什么?或用他来主张什么新的理念?达到什么明确的目的?在修身养性养心上再怎么发挥,也开发不出什么新的意义。看来人们并不是需要新思想,是需要新的崇拜,这些文化古人早已存在了很久,把他们挖出来新用用在哪里?人们却一片茫然。人们是不是需要几副老药来救自己,人们不知道,但人们急需拯救,这些乱象已经充分地说明了。

问:人们的生活越是现代化、新潮化,心里却越是空虚,是不是?
答:现代人的空虚是多方面的和很深刻的,人们不但觉得物质世界虚幻飘摇,更觉得自己无根无底,无枝可栖。这其实就是存在理念不自信的明显体现。人们从基础上已经感觉到生活不可靠,但五光十色、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什么不可靠?人们却并不知道。这些浮泛的物质财富和急速变化的外在环境与人的根本存在相分离,这些现代化的一切改变并不指向存在的稳固与恒定,并且正好相反,财富与获得并不意味着根本存在的可靠,却更证明了人的空洞感,脆弱的人生只好在物质财富的得失中飘摇。最致命的是,现代化的进步并未减轻人生命观念的压力,反而带来更大的危机,并不是指环境污染等硬件设施带来的系列问题,人的精神压力及精神负载过大,直接对生命的存在构成威胁,人的精神忧虑已经成为严重的世纪病,是比任何身体病症更严重的疾患,我们对此束手无策。(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电子书:《感知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