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开学的学校昨天这样做……

2020-04-14     丽水日报

阅读提示

春暖花开,寂静许久的校园迎来了复学的学子们。4月13日起,我市实行分批、错峰开学,第一批返校复学的是高三、初三年级的学生。

那么,学生返校第一天是什么样子?教室座位调整了吗?学生如何在食堂用餐?住校生怎样防疫?昨天,记者走访了多所学校,了解相关情况。

校门口:消毒、测温、填写健康申报表

昨天,丽水中学的校门口挂出一条醒目的横幅——“每次久别的重逢,都是全新的开始”。从8点至16点,高三年级段18个班级的学生分批陆续返校。在踏入校园前,学生需要依序通过行李区、消毒区和测温区。

12点至14点,是高三10班至14班的入校时间。记者在现场见到了高三10班的苏晔滔同学,他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在行李区放下大件行李后,这些行李被学校志愿者统一送到了寝室。

随后,苏同学在消毒区进行了书包、鞋子、衣物的消毒。然后,他按照班级通道进入测温区。志愿者对其测量体温后,将结果告知了班主任,体温正常的苏同学随后在自己的健康申报表上签名,领到了一张“高三报到当天一天学习生活流程”。

“这样完整的入校手续让我们回校上课很安心,在返校前我们也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到学校后也会遵从老师的安排,相信我们可以顺利完成高三学业,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苏晔滔自信满满地说道。

丽水中学副校长应之宁说,校门口是学校整体防疫工作的第一道关卡,设立这些步骤就是让全校师生引起重视,也让家长放心。

和丽水中学一样,在学院附中、天宁中学、处州中学、梅山中学等学校都采取了类似的举措,学生到达校门口时,也需经过一整套入校流程后,才能顺利进入校园。

教室:一人一桌、佩戴口罩、学习防疫知识

入校后,同学们按照规定线路来到久别的教室里。在多次消毒以及老师精心地布置下,教室焕然一新。在丽水市实验学校的教室里就挂了许多复学标语:“迎战中考,信心百倍”“春暖花开,欢迎归队,全力以赴,共创辉煌”……

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教室里实行的是一人一桌。丽水市实验学校副校长曾黎源介绍,按照班级人数,学校为各班分别“标注”了红、黄、蓝,绿4种颜色,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颜色,然后每个颜色有1至48个学号,同学们来到教室后根据自己的学号坐在相应的位置上,座位是固定的,各课桌间保持着固定的距离。

上课铃响过,各班级开始了“开学第一课”,戴着口罩的同学们认真听着班主任给他们介绍有关防疫的知识点以及学习规范。

在莲都区梅山中学,“开学第一课”也是科普防疫知识。在中午坐班期间,各班的坐班老师还会再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如发现有体温异常的,会马上上报,进行妥善处置。

食堂:排队洗手再进食堂,单排间隔就餐

“餐前洗手,排队打饭间隔1米以上,定点就餐……”到了午饭点,莲都区天宁中学的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化身“秩序管理员”,早早站在了食堂门口,迎接前来就餐的孩子们。

在排队洗手后,学生们进入食堂,并按照班级有序到相应的窗口排队打饭,然后在指定位置用餐。原本一张能坐八人的餐桌,现在单排只坐两人,而且两个同学间隔至少1米。

在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就餐实施错时分批定餐制,下课后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排队进入食堂,在指定位置就餐。学生就餐前每个班级安排值日生提前到餐厅把本班同学的饭菜打好,然后统一摆放到本班的就餐区。就餐座位进行了硬性隔离,按原有8位座、6位座、4位座进行桌面挡板隔断。

在莲都区括苍中学,学校采取了无接触式配送,工作人员把餐食送到教室里,每个同学在保持1米间距的情况下,在座位上就餐。

寝室:保持通风、错时洗漱

消毒后,学校的寝室一直保持着通风。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莲都区花园中学在寝室管理方面一直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学生返校后,学校在寝室还实行了错时洗漱,并要求学生不串寝、不扎堆聊天。

此外,学校还在卫生间贴上警示标识,要求学生在排队等候时保持安全距离。洗手台上也放置了洗手液。

为了更加精准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花园中学在学生返校前,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居家两个月中的学习、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情况。通过这个调查,学校全面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学习、思想动态,他们返校后就可以做好衔接教育,便于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能够尽快地从居家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花园中学校长梁一波介绍,学校在做好教学和生活工作的同时,也会继续做好心理上的引导,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同学们的卫生健康教育,要求同学们做到“感恩、珍惜、自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Iyrd3EBnkjnB-0zGlS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