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又胖又肿?和它有关

2019-11-28   爱莲记Aimee

​对于日常饮食中,“盐”这味必不可少的调料,大家都很熟悉。

从生理角度看,盐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能协助人体消化食物,刺激人的味觉,从而增进食欲和提高食物消化率。

不吃盐或吃盐过少会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等症状。

但是,盐摄入过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引起高血压、血管硬化、视力下降等问题,甚至还会危害心脏。此外,还和肥胖有关系。

盐与肥胖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含盐调味品的咸味会促进食欲,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吃了很多的食物,影响减肥进度。

其次,高盐会导致细胞外液的钠,携带着大量水分子进入细胞内液,从而引起细胞肿胀,导致身体水肿。

第三,高盐会加大钙的流失。钙的摄入能抑制脂肪细胞中51%的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活性,从而使脂肪分解能力增强。而钙的流失,无疑会对减肥大业造成影响。并且有可能导致弯腰驼背、肌肉僵硬的结果。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建议,成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大约相当于 2358毫克钠(1克盐 ≈ 400 毫克钠)。如果想要预防高血压,应把钠的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也就是5克盐。

可是,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平均每天摄入的盐在9-12克之间。

我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多的盐,尤其是“隐形盐”。生活中,有哪些“隐形盐”呢?

比如,海鲜干货。它是通过晒干、烤干的方式制作而成,会让盐分浓缩,是含纳比较高的食品。再加上部分的海产品会在加工的过程中,添加盐做成小菜,那么它的含纳量就高上加高了。

还有各种腌制食物,腌小鱼干、腌海带等等,都属于高纳产品。以及各种熟肉、熟鱼制品,为了延长保质期,都会加入不少盐。

还有一些调味品和调味酱,钠含量也不低。比如:鸡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等,含钠量也较高。

以上这些,都让我们摄入了比以前更多的盐。这些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购买食品时,如何才能实现控盐呢?看懂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

按我国法规,所有预包装食品都要注明其中的钠含量。钠和盐是这样换算的:

1克盐 = 1000毫克氯化钠 = 393毫克钠

1000毫克钠 = 2543毫克氯化钠 = 2.54克盐

无论是来自食盐(氯化钠),还是来自小苏打(碳酸氢钠),又或是来自纯碱(碳酸钠),火碱(氢氧化钠),所有的钠都一起算。在同类产品中,挑选钠含量低的产品,就能够轻松控盐了。

目前,市场上食盐的种类比较多,又应该怎么选择呢?

市面上常见的食盐有普通的食用盐、低钠盐、低碘盐。

普通盐中的碘元素比较多,与低钠盐相比,其中的钠成分会略多一些。健康人群,没有特殊的病情,可以食用。

低钠盐,即盐中的含钠量低,且在制作的过程中,把盐中的一部分氯化钠替换成了氯化钾。大部分人群都可以食用低钠盐。

低碘盐是指盐里面所含有的碘元素较低,适宜患有甲亢疾病的人群。

现在,你对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