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叫迪丽热巴“前辈”,这个世道怎么了

2019-08-10     霖绊诺娱悦

01

“荣誉”

去年,女演员迪丽热巴凭借《漂亮的李慧珍》,拿下了“金鹰节大满贯”,即:

金鹰女神、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三项最高奖。



一时众人哗然,这样的大满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迪丽热巴何德何能??

所谓“金鹰奖”,是跟白玉兰奖、飞天奖等奖项,并列为中国电视剧领域最有权威性的奖项的。

因为文艺创作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水平高低也很难被量化,所以对于演员来说,经过高质量的评委会共同评选发出的奖杯,无疑是对他们业务能力最有效的认可。

演员们常常不仅以获得这些奖项的认可为荣,并且乐于将往届的视帝视后作为自己的榜样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标准。

出道不过五年的迪丽热巴,电影电视作品乏善可陈,也看不出独到的天赋。

但她却以当时豆瓣标记人数不超过5000人(截止至金鹰节当天)、豆瓣评分不超过6分(现在仅2.9分)的电视剧《漂亮的李慧珍》,拿下了金鹰节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满贯荣誉,其战斗力让人惊讶。



因为她打败的竞争对手们分别是:

孙俪(《那年花开月正圆》)、袁泉(《我的前半生》)、刘涛(《欢乐颂》、《军师联盟》)、殷桃(《鸡毛飞上天》)、杨紫(《欢乐颂》)等......

虽说在表演这行,并不是资历深就等于演技就好,但是,以迪丽热巴的过往发挥而言,她的演技绝不可能打败上述任何一个人......

这事儿直接引起了公愤。

颁奖结束后,超过10,0000网友特地去《漂亮的李慧珍》的页面打出了差评,甚至因为她的金鹰奖杯水分太大,为之冠名“水后”。

上个月热巴出席线下活动,人群中有“黑粉”直接以此相称,场面尴尬

上个月迪丽热巴出席线下活动,有人在现场直呼其水后,场面尴尬

也以此为节点,金鹰奖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几十年来积攒的公信力,因为所有观众都不相信这个结果的公正性,因此大家不得不去思考:

到底迪丽热巴是凭借什么获得“大满贯”的呢?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这个结果的公正性呢?如果这个结果并不公平,那是否说明金鹰奖的组委会正在支持这种不公?

从“看热闹”的角度而言,大家其实是乐于见到权威落马的。因为这才是茶余饭后人们喜闻乐见的谈资。

欧洲三大电影节,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水准的评选水平

但从现实意义上说,权威落马,会使大家倏然间醒来——

原来繁华背后,也不过是一地鸡毛。

这种魔幻现实,最直接地会影响到那些有潜力成为好演员、还没有熬出头的年轻人们,他们会开始动摇,进而去效仿不正当的努力,然后将这种“不正当”传播下去,其荼毒不可谓不深。

但很显然,迪丽热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的奖杯是一种“恶行”,她依然在试图证明自己的“实力”,告诉大家——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所以上个月,迪丽热巴带着自己的配音作品来到了《声临其境2》。

这次,她打败了朱时茂、白客和蔡明老师三位,再度拿下了一个周冠军。



节目播出后,微博迅速热搜,一晚上题热度4亿,讨论47.2万……

评论区热评如下:

“我真的被惊艳了” 点赞 3万

“不要再说她是流量女性了,她其实真的很有实力,她是演员!” 点赞2.7万

“好可爱啊还有动作” 点赞1.5万

次日的热搜则是#声临其境第二季豆瓣评分#,因为网友发现,这一季声临其境第一期播出后评分为6.6,迪丽热巴这期是第二期,播出后第二天就将为了5.1。

今天我再去看这档2018年评分最高的大陆综艺,第二季的评分已经降到了4.4......

这… 当然不全都是热巴的锅,但也很难说热巴没有责任吧?

迪丽热巴夺得“大满贯”的这届金鹰奖,不出意外,应该是豆瓣所有词条里的最低分

那么,热巴是不是真的没有演技呢?是人红是非多,观众因为她的流量体质忽略了她的实力呢?

这一篇我们就一起以《身临其境2》中热巴的表演作为蓝本,学习一下吧。

02

“前辈”

在说《声临其境2》里的表演前,其实可以说个现场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是这样的:

在配音开始前,朱时茂老师、蔡明老师、白客老师都已经到了配音间,热巴最后一个到,到了然后就去跟几位老师打招呼。

跟蔡明、白客握完手之后,朱时茂老师走过来,伸出手,对热巴说了一句:

“前辈好。”



热巴赶紧很有礼貌地也回道:

“前辈好。”

这个场面其实很值得玩味。为什么呢?

各位想,朱时茂是谁啊?

1984年,他第一次登上春晚,凭借与陈佩斯合作的小品《吃面条》一炮走红,直接开创了小品的先河。

左:陈佩斯;右:朱时茂

换句话说,后来各位记忆里的表演界“扛把子”:赵本山、宋丹丹,甚至潘长江、蔡明等等等,都还得尊称他朱时茂一声前辈呢。

结果朱时茂倒好。

一上来,先叫了迪丽热巴一声“前辈”,大家猜他到底想说啥呢?

闲话就说到这,接下来还是还是看热巴的配音吧。迪丽热巴选择的配音片段是——

《哈姆雷特》(1996)

《哈姆雷特》是个什么高度的作品,我不说大家多少也知道——

它是莎士比亚最为经典的作品,没有之一。

而莎士比亚的作品是非常难以诠释的,演绎它需要有超绝的基本功和超高的文学素养作为支撑。

一方面,这是因为英国文学本身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文化鸿沟,导致了异国人理解这个故事会有文化语境上的陌生。

另一方面,莎翁的故事里,人物不仅丰满,而且他们身上还时时笼罩着一种不喧宾夺主的思辨性与崇高性,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亦没有谁是绝对无辜的。

这正是他的悲剧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根源——

他笔下的人物,是站在生命线上做出行动的;他笔下人物身上的悲哀,是一种跨越了时间和种族的宿命,无法拒绝,也无以挣脱。

他是挑战着时间本身的剧作家。

因此,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不得不牢牢地把握剧作家的这种精神基调。

更进一步地,在《哈姆雷特》这个剧目中,迪丽热巴要去诠释的奥菲利亚也很复杂。

奥菲利亚作为重臣之女,首先是高贵的;

但灾难发生时,她还年幼单纯,因而又是纯粹而极致的;

她与王子哈姆雷特交好,初尝禁果,心里有无尽的迷惑和新鲜;

但这个愚蠢的爱人,却弑杀了她善良仁慈的父亲,让她的生命色瓷瞬间深化,她因痛苦而癫狂。

这就是迪丽热巴这段配音的剧情。

她要配的是发疯了的奥菲利亚。(原作:凯特·温丝莱特 饰奥菲利亚)

这段剧情里,奥菲利亚的“疯癫”之源,是她面对不了自己内心之中那两种极为强烈的“对立之爱”:

她爱自己的恋人哈姆雷特,那是她的生命里真正感受到对毫无血缘的陌生人的爱,她痴迷,她憧憬,她沉醉;

她更爱父亲,那是赋予她生命和思想的人,是她的信仰;在他的臂膀下,她才觉得安全,觉得幸福,觉得完整;

但前者却要了后者的命。



不仅如此,与此同时,奥菲利亚作为一个无辜的女性,她更是从头到尾都被“男性”绑架的:

她的生命不得不去服从于那两个她“所爱之人”的选择。

她的疯狂亦源自于“她对于自己的生命从来都无法自主的痛苦”,这是属于全世界女性的议题——现代人类社会的男权属性无形中控制着女性的生命体验 。

再往深说一步,再往深一步说,奥菲利亚身上体现的矛盾性正是一种人类文明尚且不够发达的悲哀。

所以若要演/配这个角色,说白了是需要演/配出奥菲利亚这个人心灵深处的“冰与火之歌”。

这个表演有多难,大家自行感受。

故事如此复杂艰深,迪丽热巴演不好其实可以理解(但她为什么要选择这段戏呢?我觉得其中的理由,或许正有“钻中国观众对外语片不熟悉”的空子的嫌疑)。

那么,迪丽热巴具体演到了什么份上呢?简单说:

大概就是连剧本都没有看懂。

咱们看戏说话。

第一句:

“丹麦 美丽的王后 ,你在哪里?”



作为开场,迪丽热巴的声音很淡定,节奏上并不着急,看似没有问题是吧?

但是这句话首先有点让人困惑:

叫皇后之前,为什么要加上“丹麦”?为什么“丹麦”与“美丽的皇后”这两个短语中间要停顿N秒?“丹麦”这个词语在这句话里究竟是什么意思?

于是,我去翻了原作,原来原作这句话的断句是:

“丹麦的 美丽的 皇后陛下,您在哪里呢?”

丹麦在这里是作为一个形容词存在的,结果热巴活生生把它配成了一个语义含糊的名词...

说这是对原作毫不理解的一种表现不过分吧?

而且这是不是可以说明,迪丽热巴在配这段戏之前,根本没有完整看过原作呢?

否则她怎么可能把这句话配成现在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根本不知道这句话原意是啥,只是在基于这一小台词配音而已。(也是,毕竟原作四个小时;但看过视频的就都知道,她那句“丹麦”表达出来之后是一个感叹词,而绝对不是形容词)

由此,我们可以说迪丽热巴是无法正确传递台词的基本语义的 。

那么问题来了,基本的语义甚至无法正确传达,何谈进行人物塑造、传递人物情感啊???

第二句:

“张三李四满街走,谁是你情郎?毡帽在头杖在手,草鞋穿一双。”



第三四五句:

王后问:“可爱的姑娘,这首歌是什么意思?”

热巴:“你问我?不…(挣脱声)您好好地听着,她,她已经死了… 姑娘一去不复来,头上盖着青草,脚下石生苔…”

王后:“可是奥菲利亚… ”

热巴:“您听下去。殓衾遮体白如雪… 身上铺满鲜花,有些人尽管泪流满面却没来参加,这便是对她的回报。”



奥菲利亚这些台词,语义是不够直白的。感觉上奥菲利亚确实像是在说一些不知所云的疯话。

但是各位以后看电影也是一样,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个盲区是,在好作品里,疯话往往是最值得玩味的话。

“疯癫”在电影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达,用大家最方便理解的语言解释就是:

人们在疯了之后更可能说真的,说平时不能说的。

所以演“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要求演员去演一个“神经病”,而是要求演员用一种精神上受尽折磨的姿态,来演出人物在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下最深层的真实和无奈。

祥林嫂

所以“疯”是特别难演的。

在原作中,皇后作为罪恶的“共犯”,她本意是不去见奥菲利亚。

但是仆人告诉她:

“她一定要见您...她说她听见这世上到处都是诡计,一边呻吟,一边锤她的心脏,对一些琐琐屑屑的事情痛骂,讲的都是些很玄妙的话,好像很有意思,又好像没有意思。”



她的话虽然不知所云,可是却能使听见的人心里发生反应,而企图从它里面找出意义来。



仆人们的这些话,正是对奥菲利亚的状态的最佳注解,也是对奥菲利亚的扮演者表演上最好的启迪,即——

演员在此处的表演,需要做到,哪怕受众是听不懂奥菲利亚在说什么,也一定能感受到奥菲利亚在说什么。她身上必须散发出一种巨大的能量才行。

温斯莱特在对皇后讲这些歌谣时,节奏是慢慢儿起来的,从弱到强,那些语言的力量被她集中地朝着王后像石头一样不容分说地投掷过去,就像在用台词“打”她。

而迪丽热巴则把自己的声音处理得很薄,每句台词都像是在朗诵,而这种不合时宜的朗诵与薄弱、气息不足的声音放造一起,使得她听起来“尖酸刻薄”,毫无可怜之处。

再一次,热巴情绪表达失败。

(说明一下,热巴语言的僵硬,跟译制腔没有关系;因为译制腔中的主要问题是刻板、不够生活,但是为了体现出力量感,他们很多台词都是往“厚”了说的,比较空灵的女声往往比较圆润,更不存在有气短的问题)



反观“真实的奥菲利亚”,她此刻是那么崩溃,她急不可耐地要把自己的一切掏出去。

所以温斯莱特这里的的语言不仅处理得非常饱满,而且一气呵成,极为流畅。

而热巴一字一顿,一直游离在状态之外。



奥菲利亚命运的凄惨与人生的哀伤,在这种演绎下,几近于零。

再往下,国王出现,说了一句:

“还是惦念她的父亲。”



热巴立刻喊了大一声:“不… 啊~ 啊~ 不… ”



说实话,到了这一小节,我实在是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因为这段表演、这段拒绝的“疯”,完全不属于《哈姆雷特》。台上的这个奥菲利亚所经历的, 好像也并不是什么复杂的矛盾与伤痛。

她只是拙劣地在告诉观众:我疯了。但观众能进戏吗 ?不能,为什么?

还是那个原因,因为迪丽热巴的“不”没有具体的交流对象,她对国王基本感觉她演得太仓促了,也没有建立情感流动,所以她的人物是机械地在说话、做动作,导致角色极为薄弱。



在我看来,这不是表演。

然后节目播出后,大家还是纷纷说:

“啊,是我错怪她了”

“啊,迪丽热巴,是一个演员。”

莎士比亚都要气笑了。

(还没有看过这个节目的,可以直接戳下方视频观看)

迪丽热巴不看词,披毯子配音《哈姆雷特》,配完音赢得全场欢呼_腾讯视频​

v.qq.com

后面热巴还配了一段《冰雪奇缘》,也是一样,只有卖萌,没有表演,没啥可分析的,就不细写了。

然后我又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

湖南卫视在迪丽热巴配音的时候,玩了一点并不高明的剪辑手法。

比如,上一个镜头是热巴在配音,下一个镜头则是白客在点头,再下一个镜头也是蔡明在赞许。



他们俩的视线都是看向他们自己的左边,表示认可的。

而实际上迪丽热巴站在他们的右边,如下:

朱时茂老师等人在看迪丽热巴配音时,视线都是往右走的。

而且后面白客点评热巴配音的时候,也表达了自己在她表演的时候是看着她的。

因此,这里出现了视线上矛盾。

我们只能认为,他们俩这个点头是后期从别的段落里剪了加进来的。

只是节目组为了给观众造成“迪丽热巴演得很好”的心理暗示,动了一点手脚罢了。

所以,请问这节目,豆瓣4.4,冤吗?

03

“演员”

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个奇怪的风气,那就是粉丝都特别喜欢吹爱豆的“实绩”。

流量明星们最主要的特点当然是带流量。

但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实力”是一个资本概念。换句话说,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他们本人就是交易的一个环节。

经纪公司对这些艺人的一切包装,都是以粉丝的买单作为代价的。

所以,如何让粉丝买单,实际上就成为了经纪公司最关心的问题。

吴亦凡的粉丝想到了“刷榜”。

而新生代小花小生们,想到了“刷奖”。

angelababy和李易峰同时获得了百花影后、影帝

“明星们”前赴后继,把“演员”这个职业,进一步生意化了。

看起来,一切都是可以交易的,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演员。

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因为站在当事人的位置上,她们或许也有她们的被动。

市场如此,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

但之所以,时隔多日,我还是要详详细细地告诉大家,迪丽热巴那被吹上天的演技,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的原因是:

“表演”反对虚伪。

是需要有人来讲几句真话的,哪怕我说得是错的呢?这世界归根结底,是需要一点态度的。

新晋的奥斯卡影后Olivia Colman在领奖台上直言自己曾经做过清洁工

很多很多事情,它们远远不像利益既得者想得那么干脆,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世界,从本质上说是复杂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命与思想,所以有我这样的傻子来说这些傻话。

我所相信的是,人,不能总是往“神坛”上爬。

要有敬畏心。做这行尤其如此。

平心而论,如果要我去赞同说热巴是一个尽职的艺人,我是没啥异议的,人家也不能说工作不认真。

但是不论她怎么证明自己是一个演员,我都不会买单的——

因为当真正的演员,在舞台上、在片场里付出青春与心血的时候,热巴是在秀场里、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表演的。

热巴,或许你的确是一个“演员”,但你的表演,跟我们说的表演,是两回事。

我们说的这个表演,来自生活,反对虚伪,讲求敬畏。也许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1Bce2wBvvf6VcSZTw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