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民办)办学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会力量(民办)办学高校从校名就能辨别,但并非全部,下面的这些社会力量(民办)办学高校你知道吗?
本文只介绍本科层次的比较容易被认为是公办的高校,并非全部介绍,高职高专的不在本文介绍之列
南通理工学院是由江苏江海科教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教育厅直属江苏省教育发展投资中心共同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办于2000年6月。学校拥有南通和海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33余万平米。设置本科专业共29个。
太湖学院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201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无锡太湖学院,成为江苏省第一所转设的民办本科高校和无锡市第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校园占地近2000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在校师生20000多人,有教师1012人。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和35个本科专业。
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 开设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
温州商学院前身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创建于1999年,2016年专设为温州商学院。现正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开设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8300余人。
马鞍山学院前身是2003年6月成立的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2014年由安徽工业大学与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并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马鞍山学院。24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工、经、管、文、艺等门类。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现有在校学生近7000人。
学校前身为河海大学与江苏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大业房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2008年5月7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12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学校建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占地面积1700亩,分霍里山和郑蒲港两个校区;在校本科生近13000人;设有7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开办32个本科专业。
安徽外国语学院创建于2002年,前身为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安徽外国语学院。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5.8万册,电子图书57.3万册。有本科专业20个 [1] ,专科专业33个。全日制在校生近一万人
2003年,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举办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电学院;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2012年,安徽工程大学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校拥有文津、新芜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在校生9029人;开设6个系(部)、29个本科专业、21个在招本科专业。
学校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庭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 1988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学。为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从1994年7月起,仰恩大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仰恩大学有8个学院,5个直属系部,2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文、法、工五大学科门类;学校占地2000余亩,本科全日制学生总数为5928人。
闽南理工学院由全国政协委员、爱国港胞、石狮华景集团董事长许景期先生创办。其前身为创建于1998年的石狮长兴工业学校。2001年成立泉州光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闽南理工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1月,我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开设41个专业,形成理工、经管、服装艺术三大学科群和专业群。学校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总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自贸区研究院、冰心研究馆、郑振铎与闽海文化研究中心、中特理论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银行与金融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等科研平台。开设3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6200余人。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在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其始建于2002年,2014年在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学校占地面积894.2亩,建筑面积29.33万平方米。学校建设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福建省高校研究中心4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个等科技创新和研究平台。开设24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方向)
学校前身为2004年创建的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在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福州理工学院。学校占地面积为1124.55亩,建成校舍建筑面积20.48万平方米;在校生7191人;设有6个二级学院、20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
2009年4月,福建金帝集团与华侨大学联合创办独立学院——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2013年5月,经福建省学位办批准,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4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厦门工学院。学校占地面积 86.94 万平方米(1304.13 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9771 人。3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6大学科门类。设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厦门工学院分中心、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室西安交通大学—英飞凌智能制造管理联合实验室(厦门工学院基地)、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石雕艺术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1986年创办于晋江市金井镇的"晋江摩托培训学校",1994年发展成为"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2002年"泉州中营职业学院"正式建校,2007年,经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201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暂定校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本科)",2019年更名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开设10个职业本科专业和35个专科专业。在校生5944人。
2001年由百年省属高等学府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爱国华侨共同举办, 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共有康美、美林、江北三个校区,现有占地面积近700亩,规划面积1000多亩,开设涵盖理、工、经、管、文、艺等学科31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7000多人。
福州工商学院前身是2002创办的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2019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专设为并更名为福州工商学院。学院现有占地面积近800亩,规划面积1200亩。学院设有30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8000人。
齐鲁医药学院前身为山东万杰医学院,现隶属于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属社会力量办学范畴中的"国企公有高校"。学校始建于1995年,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建立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4月升格为本科高校,2015年4月更名为齐鲁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实验室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十二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基因诊断和个体化医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参与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开设25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万余人。
潍坊科技学院是一所由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的寿光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先后有寿光师范学校、寿光市教师进修学校、潍坊广播电视大学寿光分校、齐鲁经济学院等多所学校合并;2001年组建潍坊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4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潍坊科技学院。校园占地近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开设13二级学院,开办32个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农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多人。
青岛工学院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于2011年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及11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431人,其中本科生10431人。
齐鲁理工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为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建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1327.25亩。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研发中心1个、教育研究基地2个。开办本科专业42个。
潍坊理工学院前身是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余万平方米。设有34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