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数字人类”,美国作家的意识将在云端永生

2019-09-03   抖创意

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努力实现一件事情:那就是。。长生不老!


《西游记》里的唐僧肉让妖精们前仆后继,而西方青春泉的故事,也从古希腊一直流传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年老的女性在青春泉边脱衣解带后扑入水中,上来时已都恢复了青春美貌)


如果只拿我国的皇帝举例,从秦始皇到唐太宗,都对此乐此不疲。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死于丹药中毒的皇帝就有10个。

雍正皇帝的道士装画像,面前为一葫芦药丸


不过“永生”却一直没能实现~~毕竟,宇宙有自己的规则,生命也有自己的规律,那就是——生与死!


然鹅~ 历史马上就要被改写了!一位78岁的美国老人即将成为首个“数字人类”,在云上。。永生!

他就是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Andrew Kaplan)。这位老爷子已同意成为 AndyBot,一个数字人。

安德鲁•卡普兰(Andrew Kaplan)


其实最近的几十年来,西方的未来学家一直在研究和试图将人类从物质生命周期中解放出来,他们把死亡视为另一个需要“改变生命”解决方案的转型问题。

而目前风头正劲的“人体冷冻运动”其实早已开始活跃了。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和文章《永生的阶梯》中,都提到“人体冬眠技术”或许是当代人获得永生的第一步)


国外有很多机构为富豪们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目前最大的两家机构是美国人体冷冻机构 (Cryonics Institute)与美国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 (Alcor Life Extension Foundation)。

美国人体冷冻机构 (Cryonics Institute)的设备

而阿尔科是目前最具实力的人体冷冻技术公司,在那里进行全身冷冻的费用是20万美元。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的设备


很多富豪都与阿尔科签署了人体冷冻协议,比如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唐·劳克林。这大叔不但要把自己冻起来,还要把自己的钱冻起来,这样等他被解冻的那天自己仍是个亿万富翁。

拉斯维加斯赌王唐·劳克林

另外近年来,随着数字文化的兴起,一种新型公司正在推广和兜售某种近似于“虚拟不朽”的东西——在网上永久保存个人遗产的机会。

Eternime 是这类公司之一。它在其网站上声称有超过44000人注册参加了这个“大型的、惊险的、大胆的目标”——将“数十亿人的记忆、想法、创作和故事”转变成他们智慧的数字化化身,并无限期地存活下去~

Eternime

Nectome 是另一家这样的公司,专门从事记忆保存的研究,并推出“意识上传”服务。这项服务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将新鲜的大脑以“冷冻玻璃”的形态保存数百年,并在未来技术成熟后将脑中的思想数据化,上传云端保存。

大脑经过玻璃化(Vitrifixation)的固定


这家公司希望其“高科技脑防腐处理”终有一天能让我们的大脑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复活。据悉,“意识上传”是100%致命的,参与者必须接受安乐死。而目前已有25人加入了该服务的等候名单。


Nectome 公司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而 HereAfter 是卡普兰这次接受的一家初创公司。我们从其名字上就会看出它包含了对未来以及永恒的暗示。

卡普兰渴望成为世界首批虚拟人类之一的一个原因,是他认为这是一种将亲密的家庭纽带延续几代人的方式。该公司的座右铭“永远不要失去你所爱的人”(Never lose someone you love)则符合了他的想法。

卡普兰说:“我的父母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我发现自己仍会想,’哎呀,我真的很想向爸爸妈妈寻求一些建议,或者只是为了得到一些安慰,’”“我认为这种冲动永远不会消失。”

“我有一个30多岁的儿子,我希望有一天这对他和他的孩子会有一些价值,”

Andrew Kaplan同意成为第一个“数字人类”

HereAfter 由 Sonia Talati 和 James Vlahos 共同创办,Talati 是一名个人遗产顾问,James Vlahos 是一名加州记者,也是一位对话 AI 的设计师。


两年前,Vlahos 因创建了一个名为 Dadbot 的软件程序而闻名。当时,他得知自己的父亲即将死于癌症,于是 Dadbot 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萌生——他想利用AI,让父亲“永生”!


Vlahos 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三个月将与父亲的谈话、讲述用摄像机录下,最后他共记录了 91970 个单词,研发出一个对话 AI Dadbot 。

通过这个程序,他可以与逝去父亲的计算机化身他交换文本和音频信息,谈论他的生活、听歌、聊天和说笑。


自从 Dadbot 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之后,Vlahos 收到了许多为他人创建纪念亲人的 AI 的请求,他决定开辟一个尚未开发的“数字人”市场。

在步入暮年之际,卡普兰这位78岁的银发老人回顾了他完整的一生。他说他并不追求永生。然而,他确实看到了成为一个数字人的另一个好处——他多年来一直在写作引人入胜的小说。

“最终,每个故事都是关于试图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这也不例外,”“对我来说,这是关于我的历史,一种有限的永生,为我未来的亲人创造了一种亲密的个人体验,他们会想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对成为 AndyBot 这件事,卡普兰开玩笑称自己为“小白鼠”,他可能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数字人类”而被人们记住。

卡普兰的声音将被转换成一个语音机器人,并能通过智能手机或虚拟助手访问。作为一个有着多重记忆的单一存在,他会讲述或回答他一生的故事:

20多岁时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作为以色列军的成员参加过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再后来成为一名多产的间谍小说家、好莱坞剧本作者。

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他所爱的人和未来几代人将能够使用移动设备或亚马逊的 Alexa 等语音计算平台与他“互动”,向他提问或听他讲故事;即使在他的肉身去世很久之后,仍能得到他一生经验的宝贵建议。



关于逝去亲人的仪式可能因文化而不同,但几十年来人们对所爱之人离世后的怀念很类似:翻阅老旧的家庭相册、观看不怎么清晰的家庭录像、甚至纪念他们的脸书页面,在线保存他们的数字记忆。

但未来学家表示,这些可能即将被改写。如果科技成功地创造出高情商的数字人类,它可能会永远改变人类与电脑交互的方式及处理失去亲人创伤的方式。

AndyBot 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意义的例子,它提出了关于不朽的本质和存在本身目的的复杂哲学问题。

正如创造虚拟数字人的 Fable 公司的CEO Edward Saatchi 表示,与数字人类互动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类与技术互动的下一个飞跃。


Edward Saatchi 也是 Oculus Story Studio的联合创始成员之一,他认为AR/VR伴侣才是讲好故事的未来。

由于虚拟助理设备越来越普及,Vlahos 认为未来能让自己与已故亲人进行许多人渴望的那种随意的互动,只需要在为时已晚之前保存父母的记忆和精神。

他正在构建一个更复杂、更人性化的虚拟模型,不仅是听录音,而是鼓励与逝去亲人的“虚拟形象”进行互动。其最初的版本就是能通过提示问题记录某人的口述个人历史的应用程序。


Vlahos 的公司采用订阅模式,允许用户每月付费与“数字亲人”互动。经过适当的知情协议,非亲属也可以购买“数字人”订阅。

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这篇报道之后,如两年前的 Dadbot 一样,引起了读者大量讨论:有人担心万一遭到勒索软件怎么办,还有人担心无法再负担订阅费用而再次失去所爱之人,这不是很残忍吗?”还有人认为这对哀悼亲人毫无帮助。

无论如何,该来的终将都会到来。


“Hey Siri,让我跟逝去的父亲谈谈。”利用对话AI技术和数字助理设备,不久的未来,通过语音设备与逝去亲人对话将成为可能。

你认为这个。。将逝去亲人变成“数字人”永生的想法怎么样?

你会选择成为“数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