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自古以来就是被诗人赞美的对象,其中又数春雨为甚。
比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有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诗句里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夜”?
也就是说,在古代诗人就已经觉察到了,春雨喜欢在夜里出现。
大家可能也都有这样的体会:白天还是晴朗的天气,夜间却听到窗外滴滴答答下起雨来。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又丝毫没有雨水的踪影,仿佛昨夜的雨声发生在梦境中。
接下来几天杭州就会重复这样的天气:今天白天多云,到夜里部分县市会出现阵雨;明天白天天气好转,但夜里又再次转雨;之后的5日(周日)也一样。
春雨为什么会钟爱夜晚呢?
夜间有利于水汽凝结
白天气温上升,到傍晚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此时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等到上升气流再也承托不住,就下落为雨点。
夜间有利于冷空气南下
春天北方冷空气势力已大大减弱。白天南方的气温比较高,此时冷空气难以继续向南推进,只有等到夜间气温降低后趁机南下,造成降雨。
白天积累的能量夜间释放
白天气温升高,大气能量积聚。到夜间如果碰到冷空气入侵这样的触发机制,能量释放就会下雨。
春雨持续时间较短
春天的天气系统移动迅速,雨通常也有“来去匆匆”的特点,所以在入夜后发生,又会在人们晨起之前结束。
一个过程自始至终也不和早睡晚起的人儿打个照面,如果不是勤快的气象观测人员(当然还有自动雨量计),恐怕你还会怀疑是否真的下过雨哪!
当然这样的雨水最为“善解人意”了,她既不会让大地缺乏雨露的滋润,又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出行,你喜欢这样的雨吗?
虽说这几天雨水频繁光顾,好在气温并没有太大的起伏。不过湿度偏大,早晨的能见度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请大家注意出行安全。
清明缅怀祭先人,
未必烟火表孝心。
温馨提醒:清明节前后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请大家文明扫墓祭祀,严禁携带使用明火,外出游玩严禁在林区和风景区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