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图书馆举办“秋沙鸭生态摄影展”,展示会飞的“活化石”!

2020-04-23   吉报调查

中华秋沙鸭,素有“水中活化石、鸟中大熊猫”之称,全世界种群数量仅约2000对,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近日,由吉林省图书馆、吉林省摄影家协会、长白山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秋沙鸭生态摄影展”在吉林省图书馆展出。

此次展览共分为中华秋沙鸭生态展、中华秋沙鸭野外生存展、“保护中华秋沙鸭”为主题的相关活动以及科研成果展示三个部分,主要呈现的是秋沙鸭每年三月初迁徙至长白山地区择地而栖,十一月初飞抵南方越冬之间,长达近九个月的时间内的百态生活。


展出品由长白山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朴龙国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拍摄收集而成,共100幅,极为珍贵,吸引了很多读者参观。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一千多万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濒危鸟类名录的全球濒危物种。

秋沙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喜欢在清澈无污染且水流平缓的水域栖息觅食,营巢于森林高大乔木上天然形成的树洞内。想要拍摄到秋沙鸭的生活照片非常困难,很多拍摄者蹲守一整天也不见得能拍摄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一般选好了一个地方以后,早晨天刚刚开始蒙蒙亮,我们就进来。”长白山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朴龙国回忆起拍摄过程,说:“我们一边拍摄一边观察,一直到下午太阳落山,十二到十三个小时不能动。拍摄过程中只要稍微感觉到有人的活动,秋沙鸭就飞走了。一定要隐蔽好,在不干扰它的情况下拍摄照片。”

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繁殖自然选择的重要栖息地。历年来,吉林省集合社会各界力量,着力保护中华秋沙鸭野外生存资源,有效地缓解了中华秋沙鸭的濒危状况。

吉林省图书馆社会教育培训部主任胡莹表示,今年吉林省图书馆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将做一系列展览,希望通过展览使公众能够感受到人类与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作为系列展览的首期,“秋沙鸭生态摄影展”自2020年4月18日开展,将展出至4月26日。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李佳星

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