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浙江警方通报失踪女童案调查情况: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征。7月13日12时30分许,在浙江宁波象山石浦海域海面上发现一具遗体,遗体被打捞上岸后,衣着、体貌特征疑似杭州市淳安县失联女孩章子欣。当日21时32分,象山县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经刑侦技术鉴定,女孩遗体确认系章子欣。
从杭州租客带走女孩此事件,我们必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看护好孩子,从来都是一门最重要的功课,这对未来更多的父母、家庭和无数的孩子保护,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章子欣没能回家,最大的罪恶在于假冒夫妻的梁某华、谢某芳,他们的自杀让该事件的邪恶动机可能永远无法为人们知晓了。
但是我们从这件事上,家长们要从中汲取一定的教训,要知道教育孩子自救和保护自己,也是避免孩子遭遇不幸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子欣遭遇的事件当中,可以看到她并没有自由和保护自己的意识,当然这不能责怪子欣,毕竟子欣还小还未成年。因为子欣的家庭决定了在章子欣的成长当中,不可能受到父母的全方位呵护和教育,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出走,抚养子欣的任务落到爷爷奶奶身上。
子欣的爷爷奶奶是否教过子欣不要相信陌生人,或者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无从知晓。即便子欣受到过这样的教育,但是梁某华和谢某芳的租房入住早就解除了子欣和爷爷奶奶的戒心和警觉。
但是,即便孩子被千叮咛万嘱咐,但大量的试验证明,几乎所有的孩子和所有人都有天生的软肋并被骗子利用,尤其是孩子的爱玩、好奇和贪吃。喜欢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试验表明,陌生人只要用可爱的小动物与孩子一起玩几分钟,并骗孩子另一个地方还有更多的小狗,孩子就会跟随其出走。至于用快餐、糖果、各种饮料等食品骗孩子就更普遍了。
白岩松先生曾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道底线,而当这道底线受到侵犯时,没有任何一位父母能置身事外。
在这个纷杂的时代,孩子们面临着各种侵扰,面对那些力所不及之处,我们到底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孩子?
1.父母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带孩子出门,要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脱离你的视线,尤其不要玩手机;
不缺席孩子的成长,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频率,及时发现孩子的异样;
尊重孩子的身体界限,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身体界限;
保护好孩子的隐私,不在社交网站晒孩子的姓名、学校等重要信息。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更要时刻牢记,不要随便把孩子交给身边人看管,即使是亲戚朋友,也要小心为上。
2.老人带娃,责任更加重大
根据犯罪心理学来看,犯罪分子的目标一般是体弱的人,而且总挑人少僻静处。
如果是老人带孩子,最好不要去太僻静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如遇陌生人搭讪,问路等,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与人交往,留个心眼,不要随意把家庭住址、经济情况,以及孩子就读的学校等关键信息透露给别人。
不要轻信他人,不要把孩子交给除至亲以外的人照看。
3.“中国家长和儿童宣言”要谨记。
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
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
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
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
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等。
此事件还给中国家长提出了另一个指南,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交给陌生人外出,更别说外出过夜,哪怕是租客、熟人,甚至亲戚。虽然说世界好人多,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一定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
世界也本就如此,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所谓成长,就是逐渐看清这个世界的过程,而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在孩子没有看清这个世界黑暗一面之前,为她保驾护航,护她周全,指引她生出自我保护的羽翼。
孩子的成长之路,道阻且长,愿每一位父母都能为孩子驱逐黑暗,守护光明。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