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豇豆煤霉病防治方法

2019-07-22   天下农书

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长江流域夏秋季节普遍发生,严重时病叶逐渐干枯脱落,病株瘦小易早衰。病菌除侵染豇豆外,还危害大豆、扁豆、绿豆等多种豆科作物。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会侵害藤蔓、叶柄及豆荚。多在植株现蕾开花后发病,幼苗期与成株期的嫩叶不易发病,成熟叶易受害,田间病害自下向上扩展蔓延。病斑初起为不明显的近圆形黄绿色斑,继而黄绿斑中出现紫褐色小点,小点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受较大叶脉限制而呈不规则形的大斑,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着生暗灰色或灰黑色煤状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尤以叶背密集。

豇豆煤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遗落在土中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通过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被害部位发病后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地进行再侵染。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不同品种的豇豆对煤霉病的抗性差异较为明显。


防治

,应采取综合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如鄂豇豆2号、湘豇1号、湘豇2号、湘豇4号、之青3号及之豇矮蔓系列等品种。

减少菌源。及时摘除病叶,清除病株、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加强田间管理。注重施用有机肥及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深沟窄畦栽培,以利于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