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村位于江苏省靖江市市区西郊,江平路北侧,马桥镇北部,属城郊结合区域。因村内徐姓、周姓人家多而得村名。
徐周村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基础设施完善,组级道路全部硬质化,80%以上的农户使用沼气或秸秆气。徐周中心村现有人口2800来人,去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村集体资产超1000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周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棉花高产村。1994年,棉花种植形势一片大好,徐周村的棉花产量也连续多年蝉联全市第一,村书记徐忠祥却在此时提出弃种棉花,改种亩均效益高的外贸蔬菜和水果,建成靖江冷冻厂外贸果蔬种植基地,徐周村在靖江第一个走上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路。
1998年,外贸蔬菜行情趋冷,徐忠祥又提出要“两条腿走路”,带领村民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葡萄种植,全村800多亩农田最多时有近300亩种上了葡萄。
2010年开始,徐周村又在全市率先推行土地流转,将村里300多亩田地流转给投资者种植苗木、瓜果蔬菜,发展观光农业。
村里顺势建起了一条3公里长的采摘走廊,将种葡萄的、种桃子的、种樱桃的、种梨子的、种柚子的十多家合作社串联起来。
在徐周村葡萄园南侧,篱笆院内一座漆成淡绿色的农家小宅,二层高的小楼背靠严家港,正对百亩良田,一眼望过去,与周围景色浑然一体。这就是徐周村第一个农家乐,由上海老板黄云彭利用村民家的房子改造而成。2016年底开业以来,累计到访游客已近万名。
在沪靖农家乐东北侧,“凤来仪”“金桔蜜栈”“鱼跃龙门”三家新民宿也开门迎客。和丈夫原先在外地打工的陆朋芳回乡经营了“齐心饭店”,就在村部隔壁,旺季时得另外雇上四五位村民才忙得过来,年营业额有近80万。
近年来,徐周村在农业方面,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以种植芦笋、葡萄、翠冠梨、花卉、苗木、蔬菜为主,招引农业项目10余个。
目前,徐周村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打造徐周乡村旅游项目,同时开辟上海及苏南旅游团队前来观光,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一定要从徐周大道走一走,让路边的天然氧吧给心肺做一次SPA。
春天来,千万不能错过十里樱花大道。春风拂过,簌簌的樱花雨洒洒落落,百樱争春的盛景定会让你迷醉。
徐周村内有两座中式古典桥梁,一为“资善”廊桥,风雨廊架的设置,自古以来就有保佑百姓风调雨顺之说。
一为“世德”马桥。马头自古就有“富贵、吉祥、发达”的美好寓意。
徐周的桥名也很有讲究,隐含着靖江的“八大姓”:
世德(范)、伏波(马)、资善(朱)、遂初(祁)、文会(陈)、梓溪(刘)、书带(郑)。
当年,岳飞元帅率军来到靖江,安营扎寨,安集江淮流民。靖江如今的八大姓,都是跟随岳飞南下的中原士兵和百姓的后代。
徐周有规划好、环境美、人气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也有依水傍树的特色民居。
这里有百年四合院——孙家老宅。白墙、黛瓦、雕花青砖、飞翘屋脊,犹如一幅中国山水画。
这里有“竹”和“木”搭建而成的生态采摘走廊。根据沿线作物在廊柱上配上不同的装饰。比如,以凌霄衬枇杷,以紫藤衬葡萄,以月季衬蔬果,形成错落有致的乡村景观。
徐周的人文传承好看。举头可见孝老爱亲故事,低头可品万卷书香。
2017年,徐周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
马桥一日游线路推荐
岳文化主题园——孙家老宅——采摘走廊——芦笋馄饨店——芦笋体验馆——白衣文化广场——三爱草莓园——福兴高老庄。
上午
岳文化主题园
孙家老宅
采摘走廊
高5.99米的岳飞像
从西环沿江平路向西行驶,大约需要15分钟,就来到江平路南侧的岳文化主题园。沿着石头小路,漫步来到高5.99米的岳飞像前。穿过一片小树林,来到园内湖中心一个别致的仿古楼阁——聚福阁,这里是靖江首个岳文化主题图书馆。
聚福阁四面环水,静谧安宁。楼阁藏书2000余册,图书由岳飞传记、岳文化研究、宋史研究、国学经典四大类组成,一馆足以领略岳文化的全貌。除此之外,岳文化主题园还有生态健康养殖观光区、休闲垂钓娱乐区、休闲旅游综合服务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渔家特色餐饮美食区等。
在岳文化主题园对面是升级改造后的孙家老宅文博园。
孙家老宅,以明清院落式建筑特色为主体,白墙、黛瓦、雕花的青砖、飞翘的屋脊、古旧的木门窗和木质结构,一切都很复古。孙家老宅文博园包括孙家老宅古民居博览区、原始工坊一条街体验区、观光果园采摘区、生态主题游乐区、有机养种植区等8大功能区域,集历史风貌、高雅文化和时尚生活于一体。
其中,醒目古朴的牌坊门楼、老水车、旧纺车、石磨、石器等各类的古民器具,琳琅满目;酒坊、豆腐坊、点心坊、酱坊、磨坊、内蒙古大草原民族文化特色小吃、原始美食、农家乐、生态休闲体验等,更使人流连忘返。
徐周村开放了近6公里的采摘走廊,沿途串起村内10余家合作社资源,形成一条独具风味的农家旅游线路。采摘走廊两侧搭建纯色花架,并种植各种藤蔓类的果木、花草。到了夏天,小伙伴们可以来摘葡萄。
午餐
芦笋馄饨店
在靖江,不论节日大小,只要是个节日,都要吃馄饨,似乎吃馄饨是靖江人对节日的最大敬意。馄饨哪都有,但靖江人都偏爱马桥馄饨。马桥馄饨有多好吃,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语,吃过就自然知道。
近几年,马桥人利用当地优势,建成了芦笋养殖基地。
在徐周村村委会旁就有一家馄饨店,一年四季主打1元一只的芦笋馄饨。芦笋馄饨保留了马桥馄饨的特色,味道鲜美、馄饨皮薄,加葱、盐、味精、少许酱油和胡椒粉做汤,最好有猪板油,极品。
芦笋,味道鲜美,清爽可口,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加入芦笋汁的面皮,看起来翠绿鲜嫩,吃起来清新爽口,口腔仿佛迎来了“春天的味道”。芦笋馄饨的馅料很简单,主料只有猪肉和芦笋,鲜脆爽口的芦笋搭配口感饱满的猪肉,鲜咸回甜。
此外,提起马桥美食,就不得不提香沙芋。靖江人说起香沙芋,鼻尖自然就会闻到那股独特的香味。煮熟的芋头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拈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一咬,糯软清香,黏滑爽口,芋头那香糯嫩滑的口感,瞬间在心中涤荡开来。香沙芋或干烧或烩或同鸡、猪肉、鳗鱼等一起红烧,都很美味。小靖最爱干烧芋头,连皮煮,煮熟后剥皮,蘸调料或者就这么吃,糯而绵粉。
马桥街头的大小排档都能品尝到风味独特的香沙芋和马桥馄饨。
推荐位于徐周村的徐周土菜馆、齐心餐厅、芦笋馄饨店,在这里,你都能品尝到地道的马桥美食。
下午
芦笋体验馆
白衣文化广场
三爱草莓园
福兴高老庄
沿着徐周中心大道一路向北,就是徐周村500亩芦笋基地,芦笋体验馆位于芦笋基地北侧。芦笋体验园占地3500亩,有基础设施大楼、芦笋养生堂、芦笋民宿、芦笋物流中心等。在这里,小伙伴们可以购买到芦笋茶叶、芦笋面、芦笋粉皮、芦笋点心、芦笋唇膏等十余种芦笋延伸产品。
来到五圩港边,一块醒目的“白衣堂”标志跃入眼帘。
白衣堂景点建设采用宋式建筑的斗拱元素,加以现代造园、休闲场所的构造方式,共分为历史地名牌、文化长廊、亲水平台、小游园、凭阑桥五个部分。文化长廊通过白描线刻的形式,分别展示了“岳飞出世”“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大战爱华山”等岳飞生平故事,以及《满江红》与靖江、马桥与白衣堂的地名由来的传说等内容。
另一部分长廊则通过图文方式,重现白衣堂老街的市井百态、风俗人情,勾起人们浓浓追忆的同时,传递“勤俭家风,百业兴旺”的白衣堂文化。连接文化长廊与五圩港东侧村庄的一座小桥,随着长廊的建成,被更名为“凭阑桥”,它也是白衣堂文化长廊的一部分。
4月正是吃草莓的好时节。三爱村内,有围绕草莓采摘所新建的农家采摘园。区别于一般的草莓种植大棚,三爱草莓园的连体大棚高度较高,前来采摘的游客在大棚内可以不用弯腰行走,采摘过程更为轻松。抓紧时间,也许你还能赶上最后一拨草莓采摘。
位于马桥镇福兴村的高老庄休闲娱乐中心占地100亩,步入其中,碧水环绕。一幢幢小屋红墙蓝顶、样式别致。波光粼粼的鱼塘掩映在绿树丛中,这里还设有餐厅、健身房等。爱钓鱼的小伙伴可以在这里消磨一整天的时光。
一年十二个月,徐周有五个月都飘着果香。5月,枇杷甜倒牙;6至9月,桃梨满园葡萄压架。
什么是最新鲜的距离?莫过于一伸手,果子从枝头到嘴里头。
徐周的梨是翠冠梨,又称“六月雪”:果皮细薄、肉脆汁多、味浓鲜嫩、色泽鲜润、清鲜可口、有机种植、核小无渣,堪称极品。
徐周的葡萄名气更大,有“徐周”商标,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徐周的葡萄品种更精,以巨峰、夏黑、醉金香当家。
在徐周,你可以吃到最有营养的芦笋,人家可是有着“蔬菜之王”的名头。徐周有2000亩的芦笋种植基地,可以为深加工提供充足的绿色有机原料。
芦笋遍身是宝,鲜笋可生吃,可加工成食品;茎叶可制茶,可制粉;根茎可榨汁,可烘干入药……
靖江徐周村
交通线路
1、公交:靖江汽车站乘坐226、233、258、靖江泰兴城际公交车到徐周村站下车即可。
2、自驾:沿西环江平路向西直行到如海超市红绿灯右转直行到徐周村村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