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本三国演义的暗黑情节:火烧上方谷不止烧司马懿还要烧死魏延

2019-10-07   吟风社

火烧上方谷的失败,司马懿父子三人逃生,使得自知阳寿无几的诸葛亮明白北伐成功再无希望,老三国里的诸葛亮更是以一副闭目绝望的表情结束了这段画面。在现存最早版本的嘉靖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仅仅是想通过这把火解决司马懿,同时还准备除掉魏延。

魏延

这里我们来看嘉靖本三国演义的原文:

却说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营已毕,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

我们知道,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在魏延投降的时候就要杀魏延,此后对他一直也不够信任,只不过魏延是蜀国后期武力第一的武将,很多地方用的到魏延,但这次若是能除掉司马懿,之后北伐必然势如破竹,魏延的作用也就不大了,而诸葛亮又知道自己命不长久,之后魏延必然有异心,所以就干脆把司马懿和魏延一起烧死好了。

从另一方面讲,司马懿智谋虽然不及诸葛亮却也老谋深算,是后期魏国的第一能人了,此次上方谷却轻易中了这种书里用了无数次的诱敌之计,这里的原因其实在嘉靖本也显得比较合理,因为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对魏延不满,所以他无论如何也料不到这次诱敌的魏延,是诸葛亮的弃子,诸葛村夫就没想过让诱敌的魏延活着,所以司马懿一头就扎了进去。

司马懿

事后诸葛亮对这事情的处理其实挺不地道的,魏延报告诸葛亮马岱要把他一块烧死,然后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他先是主动拿马岱甩锅,然后转眼就又授计马岱,让马岱把锅甩给杨仪。

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文长乃吾之大将,吾当初授计时,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大叱:"武士!推出斩首回报!"……孔明方免,令左右将马岱剥去衣甲,杖背四十,削去平北将军、陈仓候官职,贬为散军。

杨仪

孔明密令樊建来谕曰:"丞相素知将军忠义,故令行此密计,如此如此。他日成功,当为第一。【可只推是杨仪教如此行之,以解魏延之仇】。"岱受计已毕,甚是忻喜,次日强行来见魏延,请罪曰:"非岱敢如此,乃是长史杨仪之谋也。"【延大恨杨仪】,即时来告孔明曰:"延愿求马岱为部下裨将。"【孔明不允。再三告求,孔明方从】。

诸葛亮这里真是腹黑透了,把魏延,杨仪搞得团团转,魏延认为马岱是从杨仪那里反水过来投效自己了,还特意让被贬的马岱当了自己部下裨将,众所周知后来是马岱砍了魏延。杨仪本来跟魏延无冤无仇,诸葛亮想怎么让自己死后保证有人是魏延的死敌呢?自然就是这次甩锅了,魏延也好杨仪也罢都料不到二人结怨实际就是诸葛亮的安排。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