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许多人都在度过一个
前所未有的超长假期
但时间久了
总有人忍不住
想要出门散散心
这不,湖州一对夫妻出去浪漫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月14日19时37分,湖州南太湖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称:位于西塞山路附近的一辆出租车起火,火势较大。接警后,龙溪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3车15人赶赴现场扑救。
19时45分,龙溪消防救援站到达现场,只见出租车整个车身已经被熊熊大火包围着,现场浓烟滚滚,情况危急。
根据现场情况,指挥员立即下令组织警戒组实施现场管制、战斗组迅速铺设水枪阵地进行隔离压制,同时从另一方对火势凶猛处直接攻击着火点,待火扑灭后,利用撬棍将车门、后备箱打开进行持续冷却降温。30分钟左右,消防员成功将火扑灭,无人员受伤。
事后据女车主说,一直待在家中,就想着出去和老公一起兜个风,结果半路上车着火了。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
汽车自燃是夏天比较常出现的事情
但你知道吗?
干燥寒冷的季节
同样也是汽车自燃的高发期
冬季汽车自燃“四大杀手”
1
部件老化
经过一个炎热的夏季,汽车内的各管线极易老化。而在冬季干燥、低温的环境下,汽车要产生同样的热能需要更多的机械运动。如果汽车状况不佳,车内的橡胶件及塑料件容易老化龟裂造成短路,最终引起自燃。
2
设备改装或更换不当
很多新车车主都会给车辆配备防盗器,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还可能会添加空调等。改装和更换工作如果不交给专业的维修店,便会给自燃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安装者如果技术水平有限,他们就不会去分析车辆的线路布置和具体的结构,更不会考虑将不同线路功率进行计算,从而决定由哪里获取电源更合理之类的问题。于是出现乱引电线,负荷大的地方不加保险,易摩擦处也未有效固定等多种错误维修,自燃事故将不可避免。
3
车内有易燃品
现在的汽车一般都装备三元催化反应器。这个位于排气管上的装置温度很高,但安装位置比较低,因此将车停放在易燃物附近会引起易燃物着火。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由于这种催化器可同时将废气中的三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故称三元。
另外,很多内饰材料不具备防火性能,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蔓延。
4
长时间踩刹车
开车最常见的动作——踩刹车,也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固定在制动蹄片上的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之间的摩擦产生,这种聚集的热量不因行驶或制动鼓的通风而完全散发,反而是会聚集起来。
若液压油出现泄漏,这种聚积的热量就会将油液加热到其燃点起火。比如长下坡路段长期使用刹车,就容易造成制动液温度的增加引起压力上升,从而引发制动油路的破裂,将制动液喷到热的制动鼓上而被引燃,使火进一步蔓延。
知道了哪些因素会导致车辆自燃,
那么怎样预防自燃也是有“小秘密”的
1
做好日常检查
车辆应按时到正规的维修站进行保养维护,平时定期检查车辆是否有燃油、刹车油、机油或其他液体发生渗漏以及线路是否有老化、受损的现象。
2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不要在车辆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尤其是打火机、灭蚊剂等容易受热膨胀爆炸的物品。燃放烟花爆竹飞溅到车辆内部或底部,汽车直接停放在未完全熄灭的烟花爆竹残留物上,或周边焚烧祭祀用品、垃圾等,均有可能引发汽车火灾。
3
避免私自改装
加装改装如大灯、防盗器、音响设备、电热毯等用电设备,没有分析车辆的电路布局、结构和功率等,改变车辆线路、增加电路负荷、易摩擦处未有效固定等极有可能引发自燃。
4
不要长时间踩刹车
车辆行驶过程中长时间踩刹车会使制动系统过热,聚集的热量倘若遇到泄露的液压油,可能会引发燃油液导致火灾发生。
5
长期配备有效灭火器、绝缘手套等应急装备
车内配备灭火器,并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发现灭火器压力过低要及时更换,以便在自燃发生时及时自救或救助他人。
注意:当纯电动汽车的动力蓄电池起火时,干粉灭火器不能有效扑灭火灾,需要用大量的水来冷却电池和灭火。
疫情面前
宅家,就是参战
稳稳地守护着自己的阵地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除了防疫
也要做好日常防火工作哦!
来源:义乌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