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橘子时要注意这 3 点,否则可能损害健康

2020-01-27     叮当快药

冬天来了,有一类黄澄澄的果子,把水果摊子搞得热热闹闹,它们是柑橘类水果。

  橘子、橙子、柚子、芦柑、金橘……深浅不一的橙黄,让人看了心里就明快起来,觉得暖洋洋的。

  

  桔橙柚柑还有柠檬

  都是亲属

  橘子、柚子、橙子、柠檬、葡萄柚……这些芸香科柑橘属的成员们,其实都是三位“老祖宗”经过重重杂交得来的。

  这三位元老是:香橼(yuán,佛手就是一种长得漂亮的香橼)、柚子和宽皮橘(果皮和果肉之间很宽松的那种橘子)。

  任意两两“联姻”,就有可能得到一个新品种。举两个例子:橙子是柚子和宽皮橘的天然杂交后代;西柚是柚子和橙子天然杂交的后代。

  而无论是柠檬、柚子、橙子、橘子,他们广为人知的一点就是:

  维生素 C 含量高

  这类水果的维生素含量通常在每 100 克 20~30 毫克,某些品种的柚子维 C 含量甚至高达 61 毫克/100 克!

  倒不至于是“维 C 之王”,但也远高于苹果(1~5 毫克/100 克)和梨(4~8 毫克/100 克)了。

  一个中等大小的橙子或是两瓣柚子,基本就能满足一天 1/4 的维 C 需求。

  另外,它们还含有丰富的钾、类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

  正因为这些果子营养好,又香甜多汁,常常让人忍不住一瓣接一瓣、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

  但是吃多了,有时候会出现喉咙不适、口腔黏膜痛的情况,这是“上火”了?


  吃橘子后注意这一点

  不容易“上火”

  大家口中的上火,多是指嗓子发干发涩、牙龈口唇痛、长痘或胃部不适等。

  出现这种情况,考虑多还是因为柑橘类水果中含有糖和有机酸。

  高糖分和酸性成分,会刺激口腔和咽喉的黏膜,让人觉得口舌黏腻、喉咙发干。

  高糖分会还会带来过高的血糖负荷,相对更容易长痘。

  有一些敏感的人,还可能因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龈和胃部不适。

  以上种种汇总起来,就很可能是人们认为“橘子容易上火”的原因。

  吃完以后,喝点水漱漱口、冲冲嗓子,就会好很多。

  说到底,还是吃太多惹的祸。所以……

  要注意控制量

  每天吃多少才合适?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荐:每人每天新鲜水果的摄入量应在 200~350 克左右。

  折算到柑橘类,差不多也就是两个中等(约摸是拳头大小)的橙子,或者三四瓣大柚子的量。如果实在爱吃,也没有血糖困扰,多吃一两个橘子也没问题,不想胖的话,少吃半碗饭就好。

  但小心,如果吃太多柑橘,其中的胡萝卜素是会把你染成“小黄人”的。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健康。等胡萝卜素排出体外了,肤色就恢复正常了。

  这里还要提醒一些朋友,如果你正在吃这种药,别吃柚子!因为:

  

  柚子会影响某些药物的效果

  注意不要吃错了

  不少人都在长期服用降血脂或者降压的药物。

  柚子中含有一种叫做“呋喃香豆素”的物质,它可以使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解速度减慢。这会影响正常的药物作用效果,也可能放大一些副作用。

  简单来说,不适宜与柚子同服的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和“立普妥”,钙拮抗剂类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还有避孕药、安定类药物等,也不建议与柚子、柚子汁同服。

  部分柑橘类水果也存在类似作用,如酸橙、橘柚。但是,更常见的蜜桔、甜橙、柠檬并不影响。

  正在服药的患者应小心挑选,或是问问医生,明确一下自己能不能吃这些水果。

  总之呢,柑橘好味维 C 足,控制量,每天吃上两个左右的橘子橙子或是三四瓣柚子;吃后喝水漱漱口,不怕“上火”也不会长胖;正在服用某些降脂降压药的朋友,不要吃柚子。注意这 3 点,就能美美享受柑橘的美味好营养啦。

  最后,再分享一个小常识。

  柑橘类水果的温度低一点,尝起来会更甜。想品尝清甜的水果,不妨把它们存到稍微凉一点的地方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KwGK3EBiuFnsJQVK3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