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露时节福鼎寻茶
初喝白茶时,没有岩茶的火功,也没有普洱的回甘生津,形容她,也只是有些甜,有些花香。很多时候对面的茶友,甩来一句:不够味。
白茶不炒不揉,在六大茶类中,算是工艺最简单的一个。
遇水释放的茶香茶味,淡雅微甜,带着山野的味道,对很多人来说,她确实是淡了。
待时间过去,越是多喝,越是发现她的丰富内涵,偶尔会遇上新茶的兰花香,老茶的蜜韵,还有枣香,药香。加上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大类,及时间赋予的味觉,让白茶变得迷人。
一或福鼎寻茶路线图
9月下旬,我们一早出发福鼎,想寻找到一款安全好喝的白茶。
2
福鼎白茶的产地
行政划分属于宁德的福鼎市,北与浙江交壤,东面是汪洋大海,连绵横亘的太姥山脉,正好挡住了飘向内陆的海雾,为制作出清醇甘甜的白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5年前广州认识的阿斌,已经在出站口等我们。福鼎靠海,晚上免不了的海鲜大餐,席间聊起这几年的变化,阿斌已经不开茶店,随着白茶市场的崛起,阿斌投身老家种茶去了。
太姥山脉靠海的山地,或者海拔过低的地方,因为受到海雾的影响,不太适合做白茶。较好的产地分布在太姥山后山的大片丘陵之中,以磻溪,管阳,白琳,点头四个镇,以及方家山为主要产区。
3
白茶的树种
出发前查阅诸多资料,了解到制作福鼎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菜茶和水仙等。拜访管阳和磻溪的几户茶农之后,我们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让我们对福鼎白茶的茶树品种,产生了疑惑。
于是每到一家,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你们哪个品种为主?求证的结果是:茶树以福鼎大毫茶为主,因为大毫茶产量高于大白茶,很多茶农把大白茶改种为大毫茶。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地方大白茶和大毫茶并存的情况。
茶农习惯泡大壶茶解渴
而作为有性繁殖的群体种菜茶,因制作白茶优势不明显,当地很多人制作为红茶,供家里平时饮用。
4
白茶的分级
阿斌的茶厂坐落在管阳南贝村部的位置,到达的时候,白露寿眉已经做好。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尝尝今年的味道。刚刚做完初加工的寿眉,有一股鲜活的青味,带有少许的花香,细喝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福鼎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四个级别。拜访9家茶农之后,虽然每家有不同的说法,但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阿斌给我们冲泡的米针
银针开春后的头采,叫米针,之后采的当地叫拔针。银针按采摘时间先后分级,好的银针因为采摘时间早,芽头比较粗壮,芽尖很短,满身白毫并且很厚。而稍微晚一点的银针,由于生长速度更快,干茶会更加细长,芽尖也会比较长。这也是我们作为茶友,判断银针好坏的法
两款不同级别的白牡丹
按照白茶的国家标准,白牡丹分为四级。常见的叫法有牡丹王,高级牡丹,白牡丹等。阿斌告诉我们判断白牡丹的级别有一个诀窍:芽比叶大的,是比较好的;芽和叶子差不多大的,次之;叶子比芽头大的,级别较低。
贡眉干茶
贡眉的分级,比较特殊。2017年最新颁布的白茶国家标准,只有菜茶做的白茶才叫贡眉,而菜茶大部分已经改种,所以贡眉是比较少的。
寿眉干茶
寿眉采摘比较粗老,但不是简单从一芽几叶来判断的,其实关键是从芽头来判断的。白茶从开春之后开始采摘,到谷雨前后叫头春,而立夏之后的阶段叫二春,立秋前后的叫三春,之后是白露茶、秋茶等。白茶全年采摘时间较长,是否采摘二春,三春,要看茶农自己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从二春开始,因为芽头不太粗壮,所以做出来的干茶,芽头都不是很明显,一般都是做成寿眉。
好的寿眉不会太红
磻溪黄冈村的小龙说,好的寿眉应当是青饼,而不是红饼。这取决于茶叶采摘时间,及是否按正常工序加工制作。
5
白茶的工艺
白茶不炒不揉,看似简单的工艺,却需要长达数十天的加工周期,蕴含了很多的工序和技法。
萎凋中的白茶
新鲜采摘下来的茶青,不能马上日晒,而是在室内进行长达30多小时的萎凋,让茶叶均匀脱水,待干度大约到六成以上,才会用篾箅(mie bi)拿到户外进行日晒。日晒不是简单地拿出去在太阳底下晒,除了来回辛苦的搬运篾箅,定时翻茶,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把控,是做出一泡好白茶的关键。
传统的室内萎凋
当初晒完成之后,叶子干度已经很高,甚至一捻即碎,但是茶梗还有很多水分,这时需要在房间内摊放一定的厚度,让茶梗的水分慢慢回流至叶面,这个时间长达十多天,待天气阳光合适,再拿出去复晒。
阳光晒棚
复晒完成的茶叶,有的干度可能到达可以长期保存的含水量。但保险的做法,还会采取电烘或者碳焙的方式,确保茶叶干度达到能长期保存的条件。
6
荒野白茶
在不同的地方,我们都能见到荒野茶的宣传,也能喝上荒野茶。那么什么样的茶才是荒野茶呢?
在磻溪,点头,管阳等产区深度寻访中,我们发现叫荒野茶的,主要来自两种情况:一是主人外出打工,常规茶园荒废,每年回来除除草的茶园;另外一种是常规茶园在冬天不平剪(修枝),留下树枝自然生长的茶。
人为留枞的荒野茶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茶。我们理解的荒野茶,是完整长时间放养,不做干预,达到生态平衡的茶园。
陈阿姨的荒野茶园
在点头镇柏柳村寻找到陈阿姨的茶园,她家的茶园已经完整野放24年了。
茶园自由生长
陈阿姨之前在供销社卖农药,闻到农药味有时会有呕的感觉,深深知道这个东西肯定对身体不好,就不再卖农药了,所以自家的茶园从不打药。最早做茶,市场不好,也不会拿去卖,因为信佛,做好的茶是送给庙里的师傅们喝。师傅们喝过了都说好喝,问来年能不能再多做一点。慢慢的,陈阿姨的茶好喝,在附近乡邻便有了些小名气。
陈阿姨说,我做茶也是按照白茶传统的工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能是我家茶园生态比别家好一些吧。
7
采摘加工到一杯茶
不管走到福鼎的哪个村庄,大多的茶农只采茶卖茶青,而不加工茶。每个村庄,或一到两家,或五六家,专门收本村的茶青加工,分工非常明确。
收青叶
这种采摘卖青,和收青加工分开的方式,让茶园的管理和加工相对分离,对我们去寻找一款溯源清晰的好茶增加了难度。
桑翠湖
在磻溪桑翠湖的中央,我们很幸运地找到翁师傅家的生态茶园。
桑翠湖茶园
茶园位于水库中央,几乎与外界隔绝。2008年,翁师傅回家整理之前荒废的茶园,从开始便坚持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生态健康的做茶理念,也有好的回报,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SGS欧盟标准检测零农药。
翁师傅说,喝茶喝的是健康,很多人每年花几万块钱买的好茶,可能买的是一堆农药。
8
毫香蜜韵
新鲜白茶的鲜味、毫香和清甜,可能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有说白茶淡如水,香如兰,甜如蜜。
一款好的白茶,毫香越显,说明采摘的等级越高,茶汤清澈透亮,滋味不闷,说明工艺好。好的原料才有好的转化,好的保存才能留存好的味觉,但前提要安全健康。
我们喝一款白茶,有时贪念一种香气,有时好一口味道,有时是待时月带来的变化。不同级别不同时间的白茶,虽然香气和滋味各不相同,转化后的味觉也不一样,但萝卜青菜,喜欢的才是好菜。
选白茶,喜欢的味道、安全的原料、好的工艺,就是好的。
文图来源:一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