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让孙悟空没想到的是,菩提老祖居然和自己一样也是天生地养

2019-09-28     九日升王

如来的意思很明确,只要有了斗战胜佛,孙悟空就必死无疑!

“如来老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谛听能听懂如来的言下之意,暂时已经没有通天本领的孙悟空却无法察觉,如来这些话中的奥妙!

“悟空莫要着急,在你死之前本尊会为你讲一讲什么是天地法则,因果轮回,让你做一只明明白白的死猴子!”

深藏不露的如来佛祖,声音慷慨,涉及到孙悟空的隐私,一旁怒火中烧的轮回王,也是暂时的选择将恩怨放在一边,集中精神的聆听起来了如来佛祖的讲解!

“这天地人三界,因为有了法则这才有了生存的规律,因为有了规律也就产生了因果循环,而孙悟空这妖猴是天地产物,受日月精华培育的结晶,故而从前在这三界之中人力是无法杀死孙悟空这个天地产物,有了法则的维护,即便是这悟空到了三界之外,只要三界之内的法则不被破坏,三界之外的大神也会拿孙悟空束手无策!”

如来的分身不厌其烦,像是在对着西天灵山万佛讲道,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有关孙悟空来历的故事:“孙悟空的出生看似偶然,实则在那冥冥之中,已经威胁到了三界之外大神的地位,为了将这个隐患除之后快,在五百年前就有三界之外的人找本尊商谈关于孙悟空的千年大计!”

如来的话不亚于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猛料,谛听兽表面是无动于衷,沉默不语,但轮回王确实大惊失色,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孙悟空,竟然已经影响到了三界之外大神的安慰。

轮回王真的是看不出这个身高还没四尺的野猴子,有什么过人的地方,虽然孙悟空在五百年前将天上地下给搅得是沸沸扬扬,但那也只是局限于那些隐世的大能不愿意出手的前提之下,抛开那三界之外不说,就说这三界之内,能将孙悟空绳之于法的大能就已经多的是数不胜数了。

“如来,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计俺老孙,俺老孙只不过是一只没有受过教化的野猴子罢了,为何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能,在俺老孙出生之时就开始算计俺老孙!”

已经丧失了通天本领的孙悟空,一时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事实,他想不到天庭诸神对自己的算计,可以追随到千年前之久,那时候自己只不过还是一只不懂人情世故,没有本领傍身的小猴子罢了!

“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和后来的西天取经都是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天上人,有意为之的安排了,一切只为将俺老孙一步一步的推向绝地了!”

孙悟空还是脱口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以孙悟空的强大一时间也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平心而论任谁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前半生都是活在别人的阴谋安排之中。

“要想一个人彻底毁灭之前,就先要让这个人膨胀,也只有膨胀了的人,才不会受到太多的天地眷顾,平心而论天庭诸神吃过的仙丹妙药何其多,但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死之躯,偏偏你这受法则庇护的妖猴竟然在吃过那些灵丹妙药之后,练就了铜皮铁骨的不死之身,正是你这具受天地法则庇护的不死之身,才给三界之外的大神带来了诸多的烦恼,要不是这具活在法则庇护中的不死之身,你这泼猴在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之后,就已经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深藏不露的如来佛祖,丝毫不加吝啬的为他眼中将死的孙悟空解说这千百年来的一切安排。

“既然是这样,那些三界之外的大神,为何还要让这泼猴出世,直接将他抹杀在摇篮之中,岂不是一了百了!”

谛听兽有所不解的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如来佛祖叹息一声:“这就是那人可以遮蔽天机的高明之处!”

谛听兽一语泄露天机,他说道:“如来,你口中所说之人,可是指菩提老祖须菩提!”

轮回王顿时就是如梦初醒的大彻大悟,是了,在这三界之中也只有菩提老祖的能力可以与如来佛祖媲美。

只是这数万年来,菩提老祖一直都是隐世不出,三界之中更是无人知晓菩提老祖的藏身之处,若非是五百年前孙悟空误打误撞之下寻到了菩提老祖,在他的授业之下,学的了一身通天本领,恐怕这三界中人早就忘记这个人的存在了。

只是如今看来,方面孙悟空能拜在菩提老祖的门下,绝非是外界所传的误打误撞。

很可能是菩提老祖法外开恩的有意为之。

“谛听,你果然不亏是这三界之中独一无二的通灵神兽,只闻弦歌,便知本尊的雅意,只可惜你选择了与佛法的对立面,选择了与本尊为敌,若是你现在想要回头,还为时不算太晚!”

事到如今,如来依旧是没有放弃对谛听兽的普渡,由此可见如来对地藏王菩萨的嫉妒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了!

性格耿直,讲起道理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谛听兽,面对如来的苦口婆心也是不为所动:“如来,俺谛听虽非是什么祥瑞神兽,但也知道何为忠义,所以你不用多费什么口舌,以往与你的狼狈为奸,也只是俺谛听想地藏王菩萨他老人家。能够快些立地成佛,如今他老人家为了自己心中所修的佛而坐化,俺谛听就要为地藏王菩萨的使命而活。”

面对谛听兽的顽固不化,佛法无边的如来也只能是悻悻然作罢,他的声音似乎出现了一抹恍惚继续说道:“在这天地初开,混沌未分之时,三界之中诞生出了第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与那妖猴一样,吸收了天地间第一缕精华和混沌之气以后便拥有了自己的灵智,又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沉淀之后,这粒种子化身成为了一个道童,拜在了当时一个还未飞升三界之外的大神的门下。”

“那位大神见这道童生出尘脱俗,双目不沾染世俗气息,又不知来自何方,应景而生就为他赐姓为须,名号为菩提,须菩提便是那道童的名号,这个须字应解为应当,或者是莫须有的意思,想来那位大神的意思也就是想让这道童,顺其自然既然不知出身何处,那冥冥之中就应该有他不知的道理,故而赐姓为须,而菩提这个名字的渊源取自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句话中的菩提,须菩提当真也是应情应景!”

“这须菩提便是后来的菩提老祖,这人生性寡淡,与世无争,在那位大神飞升三界之外以后,那须菩提便开创了斜月三星洞,传道授法,但他却不知他的这种做法已经影响到了天地间法则的秩序,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他擅自授业,这世间就会多出一些无辜的长生之人!”

看完不过瘾,就看一看笔者的另外一部作品剑起南唐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CtMem0BJleJMoPMio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