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我让你先挣一个亿,你却给我先贪一个亿?

2019-09-27   CEO在线

2016年底,王建林的一句:“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而今变成了员工先贪它一个亿。

01

王健林这两年在忙什么?除了一边“卖卖卖”,就在忙着反腐了。近日,凤凰网的一篇报道再次让万达反腐进入观众眼帘,借着这个话题,今天CEO君想和大家聊聊万达反腐那些事儿。

时针拨回8月30日下午,一场全集团被要求观看的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大会上,王健林表情严肃,对近期发生的贪腐事件怒斥近半小时。

这起贪腐案差点毁掉了王健林引以为豪的汉街万达。公开资料显示,汉街万达是万达集团目前投资额最大、定位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

开业时,虽然包括Prada,LV之类的品牌都失约了。但是汉街万达还是迎来了万宝龙、Frankie Morello等品牌,很多都是武汉首店或者二店,也算风光一时。

但在两年后,这其中的大多数品牌就撤离了万达,品牌固然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很难说没有商场的因素。比如,商场的活动,会被管理人员层层转包。王健林生气地说,连做表面样子都不做,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这是黑社会啊。

在万达内部,贪腐是条不能逾越的高压线,去年八月,一名跟随自己17年的老臣也栽在了腐败上,现在又爆出大案,王健林能不气吗?

02

在地产圈,很多业务端口的从业人员都直接和钱打交道,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可能性极大。截至2018年,万达资产6257亿元,收入2143亿元,员工数量超过10万,项目分布于上百个城市、业务部门多、管理链条长。在万达这样一家巨无霸公司,贪腐行为时有发生。

梳理近年来万达的反腐历程可以发现,“商管”二字出现频繁。2015年,万达审计部门曾查处一起18人的贪腐行为,牵涉的部门包含了百货总部、商管系统、牡丹江项目公司、西安项目公司,前三者所涉及的人员最多。

招商是一块大肥肉。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新开的万达广场,品牌商往往考虑到“场子”需要养几年,会谨慎抉择是否进驻,但对于一些城市核心地段的成熟场子,很多品牌商趋之若鹜。这中间便存在“寻租”空间。

一位要求匿名的品牌商透露,品牌要入驻购物中心中什么铺位、租金怎么谈,内幕交易很难防范。此外,购物中心会定期对品牌进行调整,调整的内容可能涉及位置、面积甚至去留,这些权限也在商管高层手中,所以不处于强势地位的品牌商往往会与这些高层“搞好关系”,由此可见,腐败案件的发生也不足为奇。

王健林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万达2014年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强化对商管的监督审计”。王健林说,“我们发现,万达广场火了,到期调租金的时候,有个别管理人员吃回扣,审计一查人就跑了。跑了就行了吗?如果金额大,照样移送司法。事后调查发现部分商家敢怒不敢言。为什么敢怒不敢言?万达有投诉部门,今年审计部门要对所有商家做一次普及教育,告诉投诉办法,可以直接投诉到集团审计中心。”

03

军人出身的王健林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审计部也是王健林唯一直管的部门。然而万达还是接连曝出大案,王健林的震怒可想而知。

在官微中,万达称审计部门为“福尔摩审”,提起审计部门,员工纷纷表示“权威专业,让人特别害怕”。

这支审计队伍成立于2001年,其成员由财务、工程、预算、土水电各专业人才组成;如今从零到有,逐步扩容至6个部门。审计部门的带队人,是万达集团党委书记兼审计中心总经理高茜,她也是王健林特别信任的人之一,是万达商业当时上市招股书中唯一的女性高管。

万达审计到地方去,地方员工纷纷表示怕了怕了。通常的情景是,审计到各地,都会举行一个全员的审前会议,包括打扫的阿姨、司机都得参加。随后,审计人员会拿着王健林的审计指令,然后把这张纸往总经理的桌子上一放,上面写着“审计指令”四个大字,哪个公司委派什么人到你公司进行例行审计,请接待配合,落款:王健林。

之所以叫“福尔摩审”,审计部门还擅长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突破口。如在几年前,审计人员去成都某国际酒店审计,在一个星期时间里,审计人员从上万张单据里面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进口的原材料的入库单和出库单经常会出现一个人的字迹,而这个字迹又不完全一致。就凭着这个字迹,他们一直摸下去,发现这个人会趁着出库员不在的时候,模仿签字,一出一进,监守自盗,多余的钱都归他了。上万张单据属于大海捞针,但是即便是这些细微到别人不会注意的地方,也难逃万达审计的法眼。

04

前媒体人罗昌平曾将万达反腐模式总结为“中央集权模式,辅以高薪养廉。”此话不假,早在2015年,万达每年都有一半员工能晋级,加薪幅度高达20%。除此之外,每个高管都签合同,不准推荐任何亲戚来万达工作,包括王健林本人。

除了这些常规途径,万达项目公司人员甚至曾到监狱参观。2016年,呼和浩特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的中高层员工们就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参观监狱监管教育设施、服刑人员生活园区及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等。

即便如此,贪腐行为依然如烧不尽的野草般生长。其实拥有同款苦恼的不仅是万达,众多民企也相继自曝内部腐败事件。仅在今年,蚂蚁金服2位80后员工利用负责支付宝客户的准入、投诉管理的职务之便,受贿超过1300万元;小米公司也发内部称其内部的内审监察部发现并查处了多名小米员工违规舞弊事件……

而民企反腐也带有鲜明的公司特色:万达依靠位高权重的“审计部”,360有个“监察部”,百度成立了一个由检察官、警察出身的员工组成的“职业道德建设部”。

民企腐败为何会野火烧不尽?这一点与民企的“家天下”模式息息相关。比如民企高管多是自家人或是历经创业艰辛的手足,实在是很难下手。即便有下手的决心,也会面临舆论和道德上的巨大压力。其次,民企的壮大往往从原罪开始,当主政者被贪腐者抓了小辫子,对高管贪腐下手就成了双刃剑,一发力,既会伤着别人,也会伤着自己,说不定分分钟会拼个鱼死网破。

尽管如此,像万达集团等民企对于反腐的态度仍是势在必行,正如9月19日,在2019年万达商业年会的场外,竖立着一块看似与会议主题并不相关的牌子,上面写着,“万达集团对商业腐败始终保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