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iPhone 11 系列真的可以说是乏善可陈,今年的 iPhone 重新回归数字命名,6.1 英寸的 LCD 屏幕,紫白绿黄黑红六种颜色,延续科技以换壳为本的理念。
搭载了最新的 A13 仿生芯片,A13 仿生芯片采用7nm工艺制造(不是7nm+ EUV),85亿个晶体管。
iPhone 11 支持双卡双待,当然了这次是英特尔绝版基带,且没有 5G ,记得收藏!另外,这次的 iPhone 11 依然是 2x2 MIMO 天线...
iPhone 11 依然故我的大刘海设计,1200 W 的超清前摄,支持超广角以及慢动作功能还有 4K 视频拍摄。
2 个 1200W 的摄像头,支持 120 度超广角,增加了超级夜景功能还支持 4K 视频拍摄。
iPhone 11 支持 18W 快充,也支持无线充电,续航比 iPhone XR 长 1 小时,支持双卡双待。
对了,iPhone 11 依然标配五福一安充电头,18W额外花钱购买。祖传宝贝不能丢。。
iPhone 终于也上了 Pro ,把 Pro 和 MAX 结合就成了今年最高端的 iPhone 。
iPhone 11 Pro 采用 5.8 英寸 OLED 屏幕,屏幕拥有 200 万比 1 的对比度亮度,达到了惊人的 1200 也尼特,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苹果将其称为 Super Retina XDR 显示屏。
背部采用了雾面玻璃IP68 级防水,前置摄像头1200 万像素摄像头,支持4K 视频拍摄、人像模式。
后置的浴霸大三摄,是三个 1200W 摄像头,广角镜头为 f/1.8 大光圈;长焦为 f/2.4 光圈;超广角为 120 度,f/2.0 光圈,支持 0.5/1/2 倍变焦,iPhone 11 Pro 还支持双摄像头光学防抖。
不得不说,iPhone 三摄大浴霸的双重突起有些像燃气灶。。。
这次 11 Pro 还加入了一个 Deep Fusion 新功能以及支持多个摄像头同时拍摄。
iPhone 11 Pro MAX 除了屏幕增大到 6.5 英寸,其他配置一样,iPhone 11 Pro 续航比去年增加了 4 小时, iPhone 11 Pro MAX 续航比去年增加了 5 个小时。
继去年 XR 之后,这次苹果 Pro 版本上也取消了 3D touch 功能,3D touch正式成为了历史,又新增加的 UWB 功能服务。Pro 系列升级为 4x4 MIMO 天线,都支持双卡双待,至于信号是不是得到了强化,还是不要过高期待为好!
而最让人激动的就是苹果这次终于标配了 18W 快充充电器。需要注意的是,iPhone 11 Pro Max 竟然有226克重,完美替代了哑铃的功能。
库克表示,“这些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最先进的iPhone,采用了令人惊叹的全新设计”。呵呵,你开心就好!
今年的iPhone无论从外观设计上还是配置上都让人非常失望,应该是iPhone目前为止最让人失望的产品了,可以和 iPhone 5C 媲美。而跳开产品来看,倒是可以看出许多有趣的产品。
今年的 iPhone 开始厂商和国产手机学习,并且苹果正式把华为看做了对手,以及苹果在 5G 来临之前的转型之路。
iPhone 11 系列,一场向国产手机借鉴之旅
去年的华为 P20 Pro对拍照的大幅度升级,直接把所有手机厂商带入了深坑,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开始强调拍照,当然,这也有目前手机的发展陷入了瓶颈,而拍照是最为直观的卖点。所以各大厂商才如此追求拍照。
今年的 iPhone 11 系列同样是对拍照进行了大幅度升级,还加入了超级夜景模式,直接与果粉所强调的“真实”来了一个南辕北辙。
这除了今年的 iPhone 在产品创新上陷入瓶颈,只能通过拍照吸引噱头之外,还有就是今年的国产手机在拍照上大做文章,无论是 4800万像素,6400万像素还有潜望式摄像头,这都给苹果带来了压力,迫使苹果对拍照系统进行升级。
今年的 iPhone 也陷入了性价比大战的漩涡,iPhone 11 64G版 起步直接 5499 ,比去年的 iPhone XR 便宜了 1000 ,128G 5999 元,256B 6799 元,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一切都是浮云,真香!
iPhone 11 Pro(国行)各容量售价分别为:64GB售8699元,128GB售9999元,256GB售11799元。
iPhone 11 Pro Max(国行)各容量售价分别为:64GB售9599元,128GB售10899元,256GB 售12699元。
128G 和 256 G版本都比去年便宜了 100,我差的是那 100 块钱吗?我差的是那 10000。可以说,在经历了去年的多次跳水之后,苹果今年也想通过降低售价来吸引顾客,从而保证自己的品牌溢价,不至于再次成为跳水王。
就目前来看,iPhone 11 的确非常香,最高配置的价格比去年 iPhone XR 的6499 起步也才贵了 300。但是 Pro 系列依然性价比不是非常高,估计也会再次迎来跳水。
苹果正式把华为当作对手
近几年来从来只会暗戳三星的苹果,这次终于把华为正式当作了对手,直接在苹果发布会对麒麟 980 进行了吊打,这也预示着苹果已经开始正视华为的强大,把华为当作了对手。
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首次超越了苹果,坐上了全球第二的头把交椅,在第三季度依然实现了对苹果的超越。
最终,苹果凭借着第四季度的力挽狂澜,在2018年以200万的微弱优势领先了华为,保住了自己第二的宝座。
到了2019年,苹果就再也挡住华为凶猛的攻势,即使被列入了实体清单,海外销量遭受重创,在第一第二季度销量大幅度超越苹果,几乎稳坐了2019年第二的交椅。
据一份最新的分析师报告称,华为在2019年的总体出货可能会达到2.6亿部手机。而郭明錤认为,由于缺乏创新卖点,3款新iPhone将出货6500至7000万台,比去年下降5%到10%。由于在降低旧款iPhone价格后需求增加,预计2019年iPhone出货量将达到约1.8亿部。
华为之所以取得如此迅猛增长,是因为近几年的高创新力,首先在华为P、Mate两大高端旗舰系列方面,持续通过在旗舰机型上搭载最新技术传导品牌价值,提高品牌认知度。
华为P20系列凭借对拍照的引领作用,上市四个月全球发货量超过900万台;华为Mate 10系列持续走强,全球发货量超过1000万台。
相比起iPhone XS的挤牙膏,华为2018年下半年的Mate 20 Pro更是凭借着强劲的实力赢得了用户的认可。2019年第一季度,在中国手机市场,iPhone用户转而使用华为手机的比例从12.6%上升到了16%。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华为增长的基石,也让公司拉开了与其他厂商的差距。近十年,华为公司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3940亿元,位列全球第三。累计专利授权74307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iPhone会在发布会列入P30 Pro进行对比的原因,因为华为的增长速度对苹果造成了威胁。这也体现了苹果对华为实力的认可。
5G来临前,苹果的转型之路
这届的苹果发布会,iPhone的发布显得极为潦草,反而在软件业务上大书特书,无论是苹果的游戏业务还是电视业务。
5G 时代的苹果 非常尴尬,因为5G解决方案的苹果在英特尔黯然退场之后只能选择依靠高通基带,而这势必会影响其销量。尤其是现在 iPhone 的销量开始趋于下滑,如何在5G时代来临前,保持高营收,苹果选择了转型。
早在今年的春节发布会上,库克就已经表露了这样的想法,3月26日的苹果春季发布会上,苹果CEO库克传递的唯一信息就是服务。
在那次发布会上,苹果重头戏是推出包括苹果电视AppleTV+原创视频内容、苹果新闻AppleNews+以及苹果信用卡在内的服务业务。
库克在开场白中就非常直接说道:“苹果同样能够提供世界级的服务业务,今天发布会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服务的”。
通过AppleTV整合了各个流媒体服务平台,苹果甚至与多达34个影视工作室合作生产内容。来和流媒体龙头老大网飞对抗。不过10亿美元的投入比起目前流媒体视频巨头网飞在原创剧方面的投入相差甚远。Netflix在美国订阅率市场占比已接近一半,用户订阅数也突破一亿大关。
按照公司计划,Netflix今年将斥资80亿美元推出80部原创剧,苹果的这点投入相比起来就是毛毛雨。
除了电视服务,苹果还推出新闻AppAppleNews+。美国用户月租费9.99美元,就能浏览包括《华尔街日报》、《连线》和《国家地理》等超过300个报纸和杂志内容。苹果还宣布了宣布了游戏服务AppleArcade。订阅用户可以玩到超过100个只能在苹果设备上独家发行的游戏。
再加上发布的苹果卡,苹果相当于发布了一个美国版的爱奇艺+支付宝+今日头条+腾讯游戏。而在2019iPhone发布会上,苹果也是重点介绍了AppleTV里自制的新剧还有Apple Arcade里的新游戏。
由此可以看出库克已经敏锐意识到苹果无法仅靠售卖平均价格近千美元的高端手机驱动增长了。这些年来,以硬件和设备为主营业务的苹果就一直想要向向软件公司转型,体现在财报上,即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越来越高。
在2017年年初,包括iTunes、苹果商城以及其他网络相关业务和授权业务在内的服务业务成为了苹果增长最快的业务。
2017 年苹果公司游戏收入 80.37 亿美元,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苹果公司 2017 年总净营收为 532.65 亿美元,由此计算,游戏收入占比高达 15%。
苹果CFO马斯特里当时表示:“服务业务已经超过Mac和iPad,成为继iPhone业务后的苹果第二大收入来源”。
苹果服务业务包括APP store、 iTunes、AppleMusic、iCloud 云服务、Apple Pay 和 Apple Care 额外保修、AppleArcade、AppAppleNews+、AppleTV、医疗服务CareKit等。
苹果2018年 8 月 1 日发布的 2018 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净营收 532.65 亿美元,其中服务收入为 95.48 亿美元,占比 18%,同比增长 31%。服务收入早已超过 iPad、Mac,成为苹果公司仅次于 iPhone 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而苹果之所以能够转型软件公司如此快速迅捷,则多亏了全球 14 亿IOS用户,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圈,消化苹果的软件服务,转化为苹果的利润。
2019年5月,iPhone的营收为311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7%。软件与服务收入1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服务业的营收占据了苹果总营收的20%,这标志着苹果转型的初步成功。
直到有一天,苹果的iPhone既然真的已经没落,苹果凭借着提供软件服务依然可以过得很好。这是库克为苹果规划的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