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联合国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但其实这五国在联合国成立过程中,可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博弈和妥协才确立产生的。
本来并不是五国,而是罗斯福提出的“四警察”构想,那么他的构想为什么没有成功而是成为了五大国呢?
本来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已经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那就是国联。当时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本来美国是这个组织积极的推动者,但因为被英法两国操纵,所以竟然没有签字。
国联成立之初,还是解决了一些小的纷争,毕竟当时的英法两国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之后我们知道英法两国开始搞起了绥靖政策,面对德国的崛起,这两个国家一味地妥协退让,还出卖过捷克,所以使国联陷于瘫痪,也没有国家相信了。
1943年,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经美、苏、英、中四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罗斯福也是鉴于国联问题上的教训,经过长时间的谋划,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虽然只是一个宣言,但也开始了国际组织的筹建,大国之间也慢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对于罗斯福提出的建议还是比较认可的。
特别是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开始落实自己的方案,首次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他认为,战后的大国(而不是所有国家)应当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特殊责任。所谓大国在他眼里就是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
四警察其中之一是中国,本来英国和苏联是反对的,认为中国实力不足。但罗斯福力挺中国,毕竟中国是二战的主战场,而且基本上如果消灭日本,美国恐怕还要靠中国,况且当时的中国和美国关系不错的,算是美国的盟国了。
可是眼看劝不了罗斯福,英国想了一招,那就是把法国拉进来。要说法国在历史上绝对是欧洲列强之一,没有人怀疑。但二战时的表现堪称灾难,和他们看不起的中国相比要差得实在是太远。
可英国可不管这些,坚持要把法国拉进来,形成了现在的五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