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伊斯 编辑|欣欣
读书不是全部,更要学会识人
老公的姐姐很传统,她是三姐弟中唯一的女孩,长姐如毌,她很照顾两个兄弟,虽然我跟她是姑姐和弟媳的关系,因为脾性相投,我们相处得很好。
姐姐远嫁到省城近郊,距家乡小镇二百多公里,经济比小镇发达,夫妻俩虽是普通工人,日子比家乡人要强些。
因为相距较远,她很少回娘家,平时电话联系的多些,今年我家的孩子成家了,我们象完成了人身大事,想松散下。就趁过年放假的日子,我们全家出行给姐姐一家拜个年,原计划跟姐姐谈谈家常,顺便旅个游。
没想到,姐姐如今在照看刚出生的小外孙,很累,无精打采的,看见我们一家远客到来才强打起精神。
座定下来,她慢慢的给我们讲了外甥女婚后这一年来的故事,我才把这事联成了串。
姐姐六十岁不到,只有一个女儿。外甥女从小就聪明,会读书,姐姐一直引以为傲,后来不负众望考上985大学,我们一大家都替她高兴,指望从此一帆风顺,日子越过越好。
大学期间姐姐希望外甥女能谈个朋友,早日解决终生大事,可是女孩心气高,还想继续读研,姐姐和姐夫都是明事理的人。孩子大了,对人生有规划是好事,做父母的高兴还来不及,哪有阻拦的道理。
本来学校保了本校的研,小姑娘觉得本校专业排名不是最理想的,就放弃了。报名参加了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研究生考试。
没想到竟然没有考上。小姑娘想到上外国读研究生。
姐姐姐夫一辈子只是普通工人,女儿有这大的志向他们很骄傲,但是听说到国外读书费用蛮高,一时拿不定主意。
外甥女不声不响查了网上的排名,选好学校和专业,也问清楚了学费及生活费。
姐姐手上还差点,考虑到这钱不用一下子交出去,况且他们都还在工作,他们依了孩子。
其实我倒觉得,完成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要量力而行。父母已经尽了责,可以放手让孩子单飞了。这既是对孩子的缎炼,也适时回归中老年人的生活。
经济上给自已留点本,人老了总要防着三病二痛的。尽量不给子女增添负担。
再说子女教育也是种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我们一代代的父母往往觉得有回报固然好,没有回报孩子过得好父母也不后悔,具有很强的牺牲精神。
所幸孩子很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在外打工,在寿司店做寿司,洗盘子,姐姐和姐夫欣慰的同时又心痛女儿如此辛苦。
好消息是女儿不久谈了男朋友,也是内地人,在那里读书,志向是争取移民定居。
事情一步步在往理想的方向前进,姐姐更加笑口常开了。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外甥女毕业了,接姐姐参加了毕业典礼,还跟她的男朋友见了面。
男孩斯文清秀,姐姐也喜欢,只是移民的事并不顺利,男孩有些无奈。商量着先分头行动,外甥女回国工作,他在那继续办移民。
女儿回来,找工作很顺利,姐姐一家三口,安静闲适。其乐融融。
男孩的移民一直磕磕绊绊,没有结果,态度却更执着了,女孩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节奏,又对感情难以割舍,心里很纠结。
姐姐看透了女儿的心思,发动亲朋好友,三姑六婆帮忙介绍男朋友,不久一公务员的追求动摇了她,如放弃了初恋,很快领证结了婚。
两个小孩子年貌相当,也般配,男方已经准备好了婚房,还在还贷。
公务员有点傲,说起外甥女的工作,一脸不屑,自已很有优越感,外甥女不善争执,也不屑于为钱吵架,无形中家庭开支各负其责,成了实质上的AA制。
女孩在想怎么能调整俩人的差距,男孩却一心算计金钱,女孩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发现自已怀孕了。被爹妈接回家,顺带女婿都成了家里的熊猫。
姐姐用心照顾女儿、女婿。在自已家里,自已的孩子们,出钱出力还不是应当应份的么。
预产期那天,女儿动了红,女婿把女儿和丈母娘送去了医院,回头又去接自已的妈妈来。
婆婆来了,巡视了一番,问医生还得多长时间生,医生说各人体质不一样,说不准。婆婆又问在这里住一天得多少钱,答曰三百。她立即要求回家,包括儿子和媳妇。
姐姐傻了眼,冲到亲家母面前质问她,你不看我孩子的小面也要想想自已孙子的安危吧,你这是为哪般哪!
婆婆轻轻巧巧地回答道,医生都不晓得什么时间能生,花那冤枉钱,又不是大款,过日子哪能这样大手大脚哟。
姐姐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把求救的眼光投向女婿,女婿低了头拔弄手机,不肯接收信号。
真是没有生过孩子,不知道你嫁的是人还是鬼。
外甥女眼泪汪汪地拦往了妈妈,说跟他们一起回去。让妈妈自己先回家。
姐姐空有一身力气,又无地方出,牙齿咬得格格响,掉头回家了。
外甥女在婆家呆了一天,又被送到医院,生了。
一个男孩,婆家喜笑颜开,却没有招呼产妇和婴儿的打算。
姐姐又直接从医院把大人小孩接回了家。
婆婆乐得一个星期上门探望二、三次,逗逗孩子,吃餐饭再回家,她成了客人,既不出力,更绝口不提出钱。可怜姐姐象陀螺一样忙里忙外,怕女儿月子里呕气,休息不好,只得隐忍不发。
我听着姐姐细诉情由,也替姐姐感到委屈,昔日那样开朗的笑脸被愁容掩盖着,没有了光彩。
电视里也不肯编这样的故事吧,总要提练下,符合些人之常情。殊不知人性就是如此险恶,你包揽一切,我一切撒手。你觉得委屈,我认为你强伸头干涉了我的家事,何况还有那些原本就不想担责任的甩锅侠。家务事谁能明断?!
这也提醒做父母的,孩子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只有读书一项,子女的金钱观,家庭观要早点培养,养家能力和养家态度是衡量人渣与否的重要依据了,要学会识人。
为人父毌更要认识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必追。
水往下流的古训要改改了,子女不是我们的全部人生,老年人也该有自已的空间,学会自得其乐;莫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生活,学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