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黄家花园”,藏着多少天津人的记忆?

2019-05-09     天津生活快讯

黄家花园,在天津算是尽人皆知的地方。

此处历史上确实有一座花园,而且这一带曾是热闹繁华的商业区及高级住宅区。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如今的黄家花园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那些关于它的故事,却从未消失过。

黄家花园的由来

黄家花园,一般泛指和平区山西路与西安道交汇处一带。

“二池”西侧有一处“黄家花园”,就是今天的复兴公园。但复兴公园并非是黄家花园地名来历的源头。在当时,此处甚至不与黄家花园地区属同一街道管辖。

1984年版天津市区详图

图中胜利路即南京路。1973年填埋墙子河后南京路(河北侧)与上海路(河南侧)合并改名为胜利路,1984年复名。

复兴公园

复兴公园为1941年日本侵占英租界内“皇后公园”后改名为“黄稼花园”,1945年日本投降后更名“复兴公园”

1934年建成的天津墙子河上的伯斯道桥

(南京路至西安道之间的长沙路)

在下图中,明显看出可以看出长沙路北段及岳阳道两侧标识颜色的差别,它们在那时分属体育馆街和民园街。

1988年和平区街道划分

这个街道划分方式影响了对黄家花园范围的划定,但一般不能得到当地老居民的认同,因为再往西的潼关道一带一般也认为属于黄家花园范围内。

1988年黄家花园地图

真正的黄家花园的出现,要追溯至清朝末年。

1860年后,天津被迫开埠,九国租界相继开设。

最早的英租界范围,东到海河,西到大沽路。1897年扩大到墙子河边,1900年后又扩张至西康路附近。

英租界扩张示意图

光绪二十六年(1900),候补道台(一说为提学司)黄荫芬在此处购地建房,所建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人称“黄家公馆”,并在今南京路与山西路交口东侧,建了一座长约40米、宽约10米的小花园(对应位置为今天的君隆广场、威斯汀酒店一带),内设玻璃暖窖,种植从其广东老家运来的奇花异草,这就是“黄家花园”。

1917年天津地图

今日黄家花园对应位置图

黄家花园建成后大门冲东,门前是一片开阔地,1906年这块空地被填高盖房,即为“天隆里”。

1979年的天隆里@图源天津记忆

2005年被拆平后的天隆里原址丨图源@天津记忆

民国成立后,黄荫芬卸职回到广东原藉,黄家花园转让给李盛铎(号木斋,著名藏书家),至此黄家花园易主,但李盛铎其并不打理,导致花园慢慢衰败。1942年其子无力修缮,黄家花园卖至天津颐中烟草公司的王者香手中。

王者香将旧楼拆除,地基垫高和周围取平后,重建三层楼房,取名“静远里”,至此原‘黄家花园’彻底消失,仅留下地名保留至今。

1996年的静远里,黄家花园故址,与上图对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uTlCmwBmyVoG_1ZBT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