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8|风沙已过腾格里,梦依旧

2019-07-29     亚沙赛媒体平台

沙8结束回杭的第二天,便赶往一个海边小城,海浪海风,阳光沙滩,和海鲜大餐。惬意慵懒的两天,脑海里却不时闪现沙8期间的种种画面。于是,决定在这个长假结束前,在深夜的海边城市,回忆,思考,记录我的沙8,我们的沙8。

01

以终为始

4月27日,杭州-天气晴;银川-多云

凌晨3点的闹钟将我从整理行囊的梦中惊醒,迅速洗漱,拿上沙8组委会发放的统一驮包,里面是前一晚反复检查确认的装备。来到机场,首先碰面的是笑起来会让人暖到融化的沙七查查,徒步亚冰的张怡,传说中的毛班,和独自完成朝圣之路的小班。陆陆续续的,沙友们按照事前约定,送沙8队员们来到机场集结出发。短短的三十分钟,欢声笑语,有嘱咐有鼓劲,还有一年一度的欢送大合照。

组委会安排了接机,一路从银川机场驶往阿拉善,期间在阿拉善界短暂停留,有一处蒙古族姑娘敬酒献哈达仪式。我也接了哈达,但是没有喝敬酒,一来因为沙8在即,二是对于白酒真的不胜酒力。在苍天般的阿拉善,3天70公里穿越腾格里沙漠,是真的来了。

在晚餐前队长安排了全体队员3公里适应性训练,体感总体舒适,最后500米心率跑也感觉良好。对于环境的适应多了一分安心。晚餐结束后,赛前说明会在糖队的房间召开,并不宽敞的房间,挤满二十多位队员。赛事准备的各种注意事项一一说明,也是在这个说明会,队长一再强调了沙8此次参赛的目标是:全体完赛,拿到沙鸥;所有队员按照战略战术,压好节奏,安全完赛为第一目标。也是在这个说明会,我了解到在未来三天即将和我一起的战术小组的成员是:志懿和志涛。在第一天赛事的26公里中,志懿会负责带我和志涛15公里,之后可视情况单飞,志涛和我全程一起完赛。

沙鸥奖是沙8最高荣誉,只有全员完赛才能拿到。

4月28日,腾格里沙漠-多云;赛程-26公里

5点起床,整理行李装备,早餐,便全体乘坐组委会大巴进入腾格里沙漠,望着窗外从戈壁变沙漠,手机信号渐渐消失,亚沙起点的大拱门出现在视野中。大家在下车后都很兴奋,开始各种拍照记录,时间紧张,很快就被要求按照队形队列要求候场展示。“浙大沙8,平沙万里,加油加油加油!”,在洪亮整齐的口号声中完成展示。

10点整的出发鸣枪准时响起,参赛选手们开始迅速移动,超越,并开始传出“快点快点”、“这个超上去”、“注意节奏”等不同声音,由此可见不同参赛队伍的不同目标。我和志懿、志涛鸣枪出发后并不着急,而是以稳步快走前进,这也是根据制定的策略执行,压节奏,少受伤,稳妥完赛,以保证此次团队沙8参赛“全员完赛”目标的达成。

按照前一天赛前说明会的要求,志懿在前15公里不时提醒我和志涛把握节奏,毕竟全程70公里,路还很长。志涛在第一天的状态不错,对沙漠地形很快适应,细心的志懿不时回头看,并让志涛在我身后。前有志懿,后有志涛的前半程15公里,心率平静而精神安定,是沙8一员幸福的感觉呀。

过了15公里,志懿开始加速单飞,在单飞前嘱咐志涛一定要和我全程一起完赛。我在15公里开始出现脚底板酸痛逐渐加重,我意识到这是对沙漠地形的不适和没有正确发力导致。通过调整发力和在CP3进行短暂的脚底放松来缓解不适。不得不提,CP3的西瓜尤其好吃,一口气吃掉5快,我的脚底酸痛感似乎被西瓜带来的味蕾愉悦感减轻了部分。

没有太多意外,第一天的26公里我和志涛在15:22同时完赛,终点处有拉伸教练,进行了一轮拉伸后回到营地,继续拉伸。希望第二天的身体反应不要太强烈。

所有队员回帐篷前,糖队召开了简短的复盘会-第一天的总结和第二天的战术安排。第一天的全体完赛是各好的开始,糖队花了更多的时间强调第二天32公里可能存在的艰难,要求所有人在前15公里左右压住节奏,不能跑崩。嗯,以终为始,我们的目标是安全完赛。

谨记,入睡。

4月29日,腾格里沙漠-多云,赛程32公里

让我欣喜的是,一早起床发现身体肌肉并无太大僵硬,内心窃喜并感谢糖队前一天专业不留情的套餐式踩腿服务。

我和志懿、志涛三人组还是按照前15公里三人同行,后程志懿可单飞的策略。

因为第一天的脚底酸痛强烈,本有隐隐担心会加重,但是在10公里之后,没有出现类似反应,我开始放心,并且逐渐加速。志涛由于发烧,随着距离逐渐拉长,速度在放慢,但是步伐平稳。在CP3(17.5KM),确认志涛状态并会加入奇荣/丽芳组,我做了一个决定,试着后程跟志懿,一起完赛第二天的32公里。志懿此时也基本从前半程的欲抽筋状态中调整过来。

迅速加水补给完毕,我跟紧志懿一起出发,下坡快跑,平路小跑,上坡调整,心率总体变化不大,跑动和节奏都比较舒适,也开始发现不停在超越其他院校的队员。过了CP5(27.5KM),志懿说:最后4.5KM,我们争取超50个。“好”,我的回答没有很大声,但我知道我内心坚定。于是,一场4.5公里的数人头游戏开始了。10个了,18个了,再超掉前面那个女的,28个了……就这样,在32公里终点处,我们超越了43个人!虽然没有完成50人的目标,但,这就是高目标的价值。我相信,没有这4.5公里、50人的目标,我不会在14:16结束32公里。

前两天共58公里的全员完赛,已经基本保证沙鸥奖目标的达成,但是,为了确保不出意外,在第二天的总结会上,糖队还是强调了全员完赛的目标,并且提醒最后一天12公里赛程中,前3公里要把握节奏。

看着糖队和领队延佳脸上异常疲惫的神态和坚定的眼神,心疼他们的一路付出,敬佩他们的一路坚持,也感慨他们对每一位队员的不离不弃。

4月30日,腾格里沙漠-晴,赛程-12公里

7点不到,全体队员就已在等候区排队,也是为了尽量占据前排出发位置。等待的时间里,和几位伙伴聊了最后12公里的跑法和计划,也得知我们第二天的排名是14(第一天10),在评估了自身状态后,我决定在全部赛程的最后12公里,尽量不给自己留遗憾,也为我们的团队沙八排名成绩努力一把(内心戏:反正最后一天了,跑崩了回家养着去就行了)。

7:30,发令枪准时响起,我回头喊了一声“志涛”,可能是密集的人群和加油声淹没了志涛的回答,回头望也没有在攒动的人头中搜寻到。于是,坚定地往前跑。鉴于赛事经验的不足(沙八是我第二次参加体育运动比赛,第一次是两个月前的无锡马拉松),想起糖队的前三公里压节奏,我不敢太放,但是也要确保不被后边的人持续超越,保持一个相对的稳态前进。最后12公里赛程,明显可以感觉到每一个院校都是全力以赴状在拼成绩,保持稳态并不如前两天轻松。

3公里处,感觉小腿不适,有抽筋前兆,马上停下补充了一颗盐丸。在沙八前,包括之前那么多次的拉练中,从来没有尝试过盐丸补充,此次比赛中,每每补充一颗,我就从身体到灵魂都会相信自己不会有状况(我的唯心主义病复发了,哈哈)。

补充好盐丸,我开始放飞跑动,按照志懿传授的经验---平路小跑,下坡大跑,上坡调整。在3-8公里处,基本处于持续超越状态。但越往后,高手越多,开始在超越和被超越中反复。幸运的是,此时发现人大一个女队员由一名男队员带跑并节奏平稳地缩短和一个个前者的距离。嗯,跟定她!稍稍超过这位人大女队员,我听到她的同伴,那位男队员一声声的“加油”,“别停下”,“你可以的”,“超过她”。哈哈,这也是说给我的,此时此刻,我需要这样的对手,让我在疲惫的身体状态下,在一个人奔跑的沙丘间,不言放弃。

因为之前的路线解说,都有讲到最后2公里的路跑,于是在接近10公里处,我就开始做好全力奔跑的准备,但是这一天的路跑在差不多最后5百米才出现。

终于,看到了公路,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终点!

拿下手杖,并在右手,加速,奔跑!

人大的女队员此时早已经被我甩下。但就在冲刺终点的最后500米,我的左后方一位男性的呼吸声和脚步声渐渐逼近,并且急促迅速。最后500米,一个都不可以被超!我的脑海里就这一个想法,极度无力的双腿刹那间神奇地充满了力量。

四分配冲刺终点,计时器显示:2小时01分。

至此,3天70公里全部结束。

骄傲!浙大沙8全员成功完赛,如愿获得亚沙最高荣誉-沙鸥奖。

以终为始,沙鸥,回来了。

02

生命的演化

腾格里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沙漠海拔1200~1400米左右。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寓意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

突变---沙漠甲虫

浩瀚无边的大沙漠往往令人望而生畏,主要就是因为沙漠地区严重缺水。而在腾格里的三天时间,我的每一步都坚定,除了遇到沙漠甲虫时,我会避开踩踏(尽管沙漠甲虫很少因为踩踏而丧失生命),但认知使我认为有必要避免对本已稀少的沙漠生命的破坏。

这种甲壳虫的外壳布满了小疙瘩,每个疙瘩表面都像玻璃一样光滑,这种复杂的结构可以更好地吸收水汽。在每个疙瘩的斜面,和疙瘩与疙瘩之间的“平地”上,都覆盖着一层蜡状物质,具备疏水性质。

可以想象这幅场景:一大清早,薄雾穿过无边的大沙漠,风中的雾滴碰到了这种甲虫的疙瘩就停留下来。这样越来越多的小雾滴就会集聚起来,最终在这些凸起的疙瘩上形成一个小水滴。当小水滴变得非常大而且有些重的时候,它们就会从疙瘩的顶端滚落,到达疙瘩上的“平地”,然后慢慢地滚到头部的小沟里;而这些小沟却具有亲水性,因此水滴就顺着小沟到了甲虫的嘴里。

选择---沙漠卫士

3天的赛程中,偶尔会穿过一处处植被覆盖的盐碱土地带,芦苇,芨芨草,白刺就在在无边广阔的大漠中生长着。这其中,又尤以白刺,号称沙漠卫士中的英雄。它不怕沙埋土掩,枝条在被沙埋土掩之后,极容易向下生出不定根,向上萌生不定芽,枝端也继续向上生长,这样沙积多高,它就爬高多少。别的植物的枝条多高傲地向上伸展着,只顾生长自己的,而白刺却不同,它用全身的枝条护压着沙丘,是沙丘的守护神。

以白刺为代表的各类沙漠植物,通过进化和对环境的适应,最后选择留在沙漠,也被选择生存于沙漠。

合作---第3个进化原则

沙八运动团在咕咚的打卡记录显示,每月平均跑步越野总里程在6000-7000km左右。

136位团成员,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坚持,自律,奔跑,为了共同的目标-沙8而战!

26位沙8正式队员,他们是为人父母,是职场中坚,是浙大管院一员,更是浙大沙8正式队员。在组队前后,一次次的拉练路跑和越野,和自己的各种身份角色较量,和时间赛跑,只为了3天70公里共赴腾格里,跑过一个个沙丘,追一个沙鸥梦!

亚沙的赛事理念是 “环保、协作、坚持、责任”,或许正因位这样的理念,亚沙的最高奖项是沙鸥。

浙大的沙8精神是什么?

在3天70公里的赛程中,每一位队员始终以沙鸥为目标,放下自己,团队为先,小组协作。保护自己不受伤,亦或受伤之后忍痛坚持完赛。我帮你,你帮我---打早餐,搭帐篷,背驮包,扛物资,踩背按摩。在终点迎接你,给你拥抱,帮你擦干泪水,安慰你,鼓励你,肯定你……

美国作家马丁.诺瓦克在他的著作《超级合作者》中,极具洞见地指出,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3个进化原则。没有背叛者的细胞繁殖地更快,也更有生存优势。

浙大沙8,平沙万里。合作,真诚。

03

写在最后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

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这里荒芜寸草不生,后来你来这走了一遭,奇迹般万物生长,这里是我的心。

文:浙大 杨淑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uAnQWwB8g2yegND_V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