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价,已经不是新闻了。
居高不下的猪价让人人心惶惶,可另一边厢的火腿肠,却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
要知道一包火腿肠的重量,就等于半斤猪肉了哦。
那么,为什么猪肉这么贵,火腿肠还这么便宜呢?
一些错误的猜测
这些年来,人们对于“火腿肠为何不涨价”的猜测,一直没有停止。
猜测一
有人认为:“火腿肠不涨价,是因为加了许多淀粉,吃的时候能吃出淀粉味。”
当时这种言论很火,大家都认为火腿肠没有涨价,是在用料上“偷工减料”了。
可这个猜测是错的,因为火腿肠的制作,是有一套国家标准的:
火腿肠分特级、优级、普通级。
其中特级产品规定水分≤70%、蛋白质≥12%、淀粉≤6%;
优级产品规定水分≤67%、蛋白质≥11%、淀粉 ≤8%;
普通级产品规定水分≤64%、蛋白质≥10%、淀粉≤10%。
有了这些国家标准,商家几乎不可能在用料上使坏:被查到了即违反《食品安全法》,轻则罚款重则入狱。
猜测二
又有人说:商家减少火腿肠里的猪肉配比,以降低成本。
这个也是错误的。
首先如今的火腿肠制作,都是全部工业化的,这就意味着制作配方,是必须确定好的。
一个企业更改配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准备。
一旦更改原料配比,不仅有可能会自砸招牌,更要面临食药监局的层层审核。
一个批次几十万的货物,万一配方出现问题,所有货物立刻报废,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任何火腿肠企业所无法承担的。
因此在配方上,这些公司不会轻易去动手脚。
那么,导致火腿肠没有涨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火腿肠,不止是猪肉
首先我们要清楚,火腿肠的构成是怎么样的。
我们以双汇其中一款火腿肠为例:
根据相关法律和行业规定,食品明确的配方表必须公示,顺序为由多到少。
因此你可以很明显看到在这款大骨肠的成分表中,猪肉的含量连鸡肉都比不上。
不过请不要责怪双汇,事实上,对所有火腿肠来说,猪肉都不是它们的主要原料。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相关网站对火腿肠的解释,是这样的:
火腿肠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主要是猪肉与鸡肉),辅以填充剂(淀粉、植物蛋白粉等),然后再加入调味品、香辛料等物质。
之后采用腌制、斩拌(或乳化)、高温蒸煮等加工工艺制成。
所以广义上的火腿肠,是以猪肉+鸡肉为主,以淀粉、调味料为辅制作而成。
火腿肠制作过程
火腿肠制作过程
那么既然猪肉在火腿肠中的占比不大,猪肉升价对火腿肠的影响自然不大。
至于这些商家在宣传中,将重点完全放在【新鲜猪肉】身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原因二:供求关系不对称
有的人认为:“猪肉涨价了,那么火腿肠也应该要涨价才对。”
这样的观点看似没错,但其实细细一想,还是有漏洞的。
因为像猪肉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餐桌上的常客”,是百姓一定要买的,所以商家敢于涨价,就是吃准了老百姓的心理。
可火腿肠不一样:火腿肠并不是我们必需的,火腿肠一旦大规模涨价,消费者就会放弃这类食品。
因此火腿肠并不是不涨价,而是“不敢涨价”,哪怕真的涨价了,也只是涨了一点点。
总结来说就是:
猪肉是刚需,而火腿肠并不是猪肉的上位互换,它只是上升需求。你不吃猪肉不行,但你不吃火腿肠可不会死。
真相:涨价,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在猪肉涨价的大环境下,说双汇、金锣这些企业毫发无伤,是不可能的。
这段时间,他们频繁发函给各大经销商,要求涨价:
截止发稿前,2019年的双汇已经涨了5~6次的价格,只不过每次涨的幅度都不够大,让人很难察觉。
8月13日,双汇发布财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微增7.67%;净利润为23.82亿元,同比下滑0.16%。
下滑速度已经加快
在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招商证券将双汇成长评级由“强烈推荐”调低为“审慎推荐”。
为了提高净利润,双汇只能走“提价”这条路,别无选择。
如此,也难怪双汇在十一月份,短时间就涨了两次价。
一包双汇王中王,原价就高达48.4元(也许是双十一有刻意提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双十一的折扣价,才是我们原有观念中,一包火腿肠的正常价格。
因此题目所说的“火腿肠没有涨价”这个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也许我们多点去超市走一走,体会会深一些。
Anyway,尽管火腿肠确实是涨价了,但是他们依然不敢上涨太多,目前的价格依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次的非洲猪瘟对他们来说,日子同样不好过。
你对【火腿肠一直保持低价】这事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号外号外!
厨房人类要搞双十一活动啦!!!
只要你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后台回复【厨人锦鲤】
按指示进行操作,即可获得厨房人类帆布袋、厨房人类2020定制日历等精美奖品!
很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将厨房人类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