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⑦福建:开启海丝大通道,海陆空网“四位一体”

2019-09-14     一带一路报道

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党中央明确支持建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核心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福建注重发挥独特的历史、地缘、人文优势,以东南亚为重点区域,以海外乡亲为重要纽带,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经贸合作与人文融合并重,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设成果丰硕。下一步,“海丝”核心区将朝着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六路”目标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党中央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的福建实践”发布会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八山一水一分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迈入先进行列。2018年,福建的GDP达到3.58万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2800多倍,财政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增长了6300多倍。福建的人均GDP去年达到了9.1万多元,居全国第6位。

厦门航空公司的班机可直航多个国家

从交通闭塞之地变成了通达世界的便捷之地。福建去年实现了全省各设区市的市市通动车;前几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公交。福建港口去年吞吐量达到5.58亿吨,厦门航空公司班机可以抵达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的许多国家。

从过去的前线阵地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1984年,福建率先在全国发起“松绑放权”国企改革,福建是民营经济最早的发轫之地,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福建全省进出口总额去年达到了19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近150家在福建投资兴业,外资企业超过了58000家。

福州解放大桥

从当年的绝对贫困成为如今的小康富裕之省。去年,福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42121元、17821元,分别居全国的第7位和第5位,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

从原来生态底色好提升到绿色发展强。福建这些年来一直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省建设的这一张蓝图继续绘下去,还将绘到底。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优。中国工程院今年发布的全国生态文明指数,福建排名第一。

位于福建泉州的海丝艺术公园主雕塑

“海丝”核心区建设

取得重要进展

福建近年来紧紧围绕中央“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布局,编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建设方案,大力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境外经贸合作重点园区建设以及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扩大国际朋友圈等七大标志性工程,扎实推动了海丝核心区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

互联互通方面,全力打造海上、陆上、空中、信息“四位一体”的海丝大通道。去年丝路海运正式启航,目前已经开通34条航线593个航班,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已形成了6条常态化线路,通达亚欧9个国家、13个城市。今年年初,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6颗卫星的遥感数据可以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实时信息服务。

福建率先开行“丝路海运”

经贸合作方面,积极加强多元化国际市场开拓。今年上半年,出口保持10%的增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去年达3946亿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31.9%。率先建成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通关认证认可合作。进一步加大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产能合作,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和境外分支机构达到了2594家,协议投资额323亿美元。

2018年11月,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福州举行

人文交流方面,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高层互访,与39个国家108个省市建立了友好关系。进一步推进民间交流交往,成功举办了海丝国际艺术节、电影节、旅游节、南洋文化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

下一步,福建还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着力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

更多精彩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国新网、人民网

编辑:雷露

审核:彭纳

主编:邓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q4WNm0BJleJMoPMjQrS.html